秋冬季节,气温老喜欢变脸,往往一不小心就着凉。家里一个人感冒了,其他人可能相继中招。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怎么避免被传染感冒呢?我们请专家来支支招。
长安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郭楠说,在秋冬季节感冒相互传染比较常见的情况下,如果注意以下几点,就可以有效避免被传染。
第一,要与感冒者保持距离。感冒主要是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因此家里有人感冒了,建议他戴口罩,减少传染他人的机会。打喷嚏、咳嗽的时候尽量用纸巾掩住口鼻,减少飞沫传播。痰液等分泌物一定要及时清理。
第二,要积极治疗缓解症状。很多人都知道感冒是一种自限性的疾病,就算不吃药,熬过了病程,感冒也能好。实际上个体差异的原因,有的人三两天就能自愈,有的人会一周自愈,还有的人要十几天才能自愈,这个过程根据情况用药缓解症状、缩短病程还是有必要的。因此,不要轻视感冒,尤其是老年人、小孩子及有慢性基础病的人。出现感到气短或呼吸困难;胸部或胃部感到疼痛或压迫感;感到虚脱,站立时头昏眼花,或者小便明显减少(甚至没有小便);感到头昏;持续呕吐、无法补充足量的液体等情况,要及时就医。
第三,要勤洗手注意手卫生。在流感高发季,尽量避免在人流密集区域停留。从室外进入到室内,第一件事记得洗手。尤其是摸了公共区域的扶手、电梯按钮、厕所门把、饮水机、打印机等,这些地方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但是其中的细菌不容忽视。勤洗手,别让病毒细菌有机可乘。
第四,有条件做好通风。空气不流通,更容易让流感病毒发酵壮大,继而传染给别人,因此通风非常有必要。不过,入冬之后开窗通风,可能会降低室内温度,这些凉气可能会加重感冒。所以开窗通风注意增加衣物,避免着凉加剧感冒症状。
第五,要保证休息多喝温水。不论轻症重症,患了流感后都必须第一时间休息,以增强身体抗病的能力,并饮用大量温开水,通过促进体液、血液的循环、尿量的增加,排出体内废物和病毒。同时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注意保暖,是增强抵抗力的做法之一。(记者 李春燕 通讯员 潘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