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牢记总书记嘱托,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弄潮儿奋进者
南方日报 2019-02-16 12:03:22

2月16日,在2019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南方日报浓墨重彩推出万字长篇通讯《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弄潮儿奋进者》,紧紧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辱使命、不负重托,推出的一系列新举措、新变革,取得的一系列新进展、新成效。

临近3月,广东代表委员即将奔赴北京,开启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时间。

刚刚过去的2018年,是广东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去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广东提出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重要指示要求。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广东视察,出席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对广东工作充分肯定,提出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四个方面重要指示要求。11月6日,总书记致信祝贺珠海航展开幕。12月26日,总书记对深圳工作作出重要批示。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是为广东量身打造的宏伟蓝图,也是广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

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广东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地方视察第一站就选择广东,寄望广东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2014年3月,在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希望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2017年4月,总书记对广东工作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广东做到“四个坚持、三个支撑、两个走在前列”。去年3月7日,总书记对广东提出“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重要要求。同年10月22日至25日视察广东,再次要求广东走在全国前列。

在新时代新起点上,广东肩负起新使命新担当,努力当好“两个重要窗口”。

2012年12月,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强调要发挥“窗口”作用。去年3月7日,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广东既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我们始终壮志凌云、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广东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头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务,扎实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工作,召开省委十二届四次、六次全会,围绕“四个走在全国前列”重要要求明确“1+1+9”工作部署,奋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广东大地落地生根、结出丰硕成果。

改革开放再出发,广东继续勇当弄潮儿、奋进者。

把改革开放旗帜举得更高更稳

工地现场机器轰鸣,办事大厅人声鼎沸,创新工场激情四射……春节假期刚过,深圳前海一片繁忙景象。这片昔日的滩涂,如今树影婆娑、绿草如茵、高楼林立,一派勃勃生机。

风起南海,潮涌珠江。

前海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新的标志性地方之一。正是在这里、在广东,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全国发出了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宣言书和动员令——

“党的十八大后我考察调研的第一站就是深圳,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再来这里,就是要向世界宣示中国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国一定会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拓宽时空的视野,才能体悟总书记对广东的关怀,才能感受总书记坚持改革开放的定力——

“继续在改革开放中发挥窗口作用、试验作用、排头兵作用。”

“继续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勇于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走在前列。”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改革开放,为全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支撑,努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上走在前列。”

“广东既是展示我国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窗口,也是国际社会观察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

“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立足自身优势,创造更多经验,把改革开放的旗帜举得更高更稳。”

殷殷嘱托,声声入耳;绵绵厚望,念念于心。

年初召开的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号召全省,深刻体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的信任、肯定与重托,在新时代改革开放中继续走在前列。坚定砥砺前行的信心和决心,总结好运用好40年改革开放经验启示,肩负起总书记赋予的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当好“两个重要窗口”的历史使命,把改革开放路子走对走实走好。

重任在肩,奋勇前行;善谋善为,善作善成。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东牢记总书记嘱托,遵循中央顶层设计,紧密联系自身实际,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广东大地上,各种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层出不穷。

全面完成省级政府机构改革,市县机构改革进展顺利;大力推进减证便民,省市县三级取消各类证明事项1099项、只保留37项;深入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工程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5个工作日以内;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省政府部门权责清单事项从5598项大幅压减至3018项、压减率46%;出台实施“数字政府”建设总体规划,超过90%的省直部门启动系统迁移上云工作;推出移动民生服务“粤省事”平台,实现509项高频民生服务事项“指尖”办理……6年多来,广东蹄疾步稳推出800多项改革举措,积极有序承接100多项国家改革试点,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一批啃硬骨头的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一批服务群众和企业的改革不断释放红利。

高标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建立健全推进大湾区建设领导协调机制,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广东自贸试验区深改方案获国家批准,获批40项改革自主权,外资负面清单缩减至45条,在全省推广91条改革创新经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沿线国家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出台并及时修订完善“外资十条”,从靠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到对标全球最优最好最先进、塑造营商环境新优势,从促进出口到扩大进口、推动对外贸易更加平衡发展……6年多来,广东立足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度参与经济全球化,坚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政策,在打造更大更包容更国际化的开放平台上下功夫,着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合作水平进一步提升。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

滚滚车流穿越港珠澳大桥,气势如虹、引人惊叹。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这项创造多项世界第一的超级工程,正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写照。放眼今日之广东,各主要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一系列新作为、新成就、新变革见证了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渐入佳境。

高质量发展成果“惠民生”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先行一步”的广东经济,最早来到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的历史关口,如何在速度换挡、动能转换中实现向高质量发展的跨越,完成闯关探路,这是新时代赋予广东的使命担当。

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深刻指出,构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通盘考虑、着眼长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专门提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对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深入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广东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和图景更加清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识进一步凝聚。一年来,广东大地持续掀起贯彻落实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滚滚热潮。

2018年10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在广东考察调研。

——广东迅速调整区域发展格局,重塑高质量发展地理版图。

经过深入调研,省委十二届四次全会创新提出以功能区为引领的广东区域发展新战略,形成由珠三角核心区、沿海经济带、北部生态发展区构成的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一全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将广东区域发展格局明确为三大板块,各自实现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和区域发展策略:以广州、深圳为主引擎推进珠三角核心区深度一体化;重点打造粤东粤西沿海产业,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把粤北山区建设成为生态发展区,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在高水平保护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是广东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广东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总抓手。

深汕特别合作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揭牌,德国巴斯夫在湛江投资100亿美元打造亚太地区最先进的化工一体化生产基地,北江流域探路河湖管护区域联动机制……一年来,广东每个区域争当探索者、领先者,构建起一个点线面紧密结合的区域空间体系,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图景。

——广东坚持激发创新第一动力,汇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动能。

启动第二批3家省实验室建设、投入运行中国首台散裂中子源装置、扎实推进江门中微子实验站建设……一年来,广东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随着一件件大科学装置在粤进驻布局,广东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的短板加快补齐,科技创新强省建设步伐更为扎实有力。

科研关键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为广东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高强度研发投入推动经济发展动能快速切换至“创新挡”,截至目前,广东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4万家,总数、总收入、净利润等均居全国第一,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5%。

——广东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变革,催生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去年5月,广东民生服务微信小程序“粤省事”上线,这个看似轻巧的小程序,却承载着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民生服务,通过“实名+实人”身份核验即可办理,便捷的掌上办事,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这一全国首个集成移动民生服务平台成为广东发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缩影。出台“实体经济十条”“外资十条”“民营经济十条”“促进就业九条”……广东以自我革命的勇气,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打破各种政策的“弹簧门”“玻璃门”“旋转门”,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制度供给、服务供给、要素供给,打造完备的市场体系,不断增强发展环境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多项惠企政策扶持下,广东加快形成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制度机制,2018年日均新登记市场主体6294户,日均新登记企业2679户,呈现快速增长。

——广东抓紧抓实生态文明建设,守住高质量发展长久根基。

去年以来,省委和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基层现场督导重点河流污染整治,分别牵头督办全省污染最严重的茅洲河、练江污染整治工作,联合签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一号令”,以9个劣Ⅴ类国考断面为重点,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专项行动。

以上率下的鲜明导向,凝聚起全省上下开展污染攻坚的强大合力。广东3.3万多名五级河长走马上任,实现五级河长体系全覆盖,官方河长、“民间河长”,加上12.4万多名巡河员,组成“铜墙铁壁”,共同守护着广东上万条河流。一年来,广东共完成925个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和185个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新增城镇污水管网7615公里、生活污水日处理能力159万吨;空气质量连续四年达标,全省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1微克/立方米,再创新低,绿色发展水平稳步提高。

创新驱动发展“先走一步”

去年12月,位于广州的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喜提两个国家专利奖,其中一项专利成功研制出全球首个可缝可贴的复合人工硬脑膜产品,再次刷新迈普医学行业领跑者的“履历表”。

10年来,开发植入医疗器械的迈普医学,从广东走向世界。全球范围内凡涉及生物3D打印技术的公司,都绕不开迈普医学的核心专利。迈普医学的实力,成为广东由“广东制造”蝶变为“广东创造”的有力印证。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在广东代表团参加审议。

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全国人大代表、迈普医学公司董事长袁玉宇就创新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袁玉宇的发言与建议,得到了总书记的热切回应。“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总书记强调“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要求广东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走在全国前列,要着眼国家战略需求,主动承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引进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培育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

在创新驱动发展道路上先走一步,是新时代赋予广东的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创新发展寄予厚望:2012年12月视察广东时,总书记要求广东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2014年3月参加全国两会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要求广东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努力实现“凤凰涅槃”;2014年在中央有关会议上,总书记强调广东要做创新驱动排头兵;在2017年4月对广东工作作出的重要批示中,又明确要求广东为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支撑;2018年10月再次亲临视察时,总书记要求广东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和市场导向作用,加快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激发创新活力。

2018年10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格力电器公司,先后视察了公司展厅、精密模具车间和重点实验室。

2012年以来,广东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核心战略、优先战略和总抓手,打造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数据显示,近年来广东省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强度由2014年的2.4%、2015年的2.5%、2016年的2.58%提高到2017年、2018年的2.65%,进入创新经济体行列。去年,广东在科技创新领域继续取得突破,有效发明专利达24.9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约占全国一半,技术自给率达73%,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蝉联全国之首。

如今,随着科技创新走廊从广州途经东莞到深圳,再延伸至香港、澳门,创新要素正加速在粤港澳大湾区内流动联动。

凭借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东莞松山湖步入创新发展的快车道。在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可以看到一批填补国内外空白的产业孵化项目。该基地创办人、研究院院长李泽湘说,基地孵化的企业在高端装备运动控制、精密减速器和超声电主轴等核心零部件方面,一些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和根基。如今,以省实验室体系、大科学装置、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为抓手,具有广东特色的基础研究基地建设正在不断推进——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从筹备到运行,只用了3个月时间,3间院士工作室也已经启动,一批研发成果正在与应用对接。

在省实验室的各个展览厅中,可以看到大量在突破中的前沿技术项目介绍以及项目成果应用的可能前景,感受到广东敢为人先的精神。广东力补基础研究之短,建成具有国际和国内重大影响力的一流创新高地指日可待。

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在新一轮全球科技革命浪潮下,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下,广东正集中力量大抓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速从创新大省向创新强省迈进。

中图公司与国内外多个研发机构及大学开展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开展技术、项目以及人才引进合作,计划引入更多具有较大商业价值的纳米材料加工应用技术。图为在中图公司整洁的无尘车间里,技术人员穿着防尘服,在工作台上工作。记者 孙俊杰 摄

举全省之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通粤港澳三地产业协同发展的制度梗阻”“推动粤东西北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今年广东省两会上,“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代表委员高频提及的热词,一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头脑风暴激荡会场内外。

这里是世界夜景卫星图灯光最璀璨的区域之一。在这片总面积达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由珠三角9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庞大城市群,7000万人口规模,大陆和岛屿海岸线总长3201公里,拥有世界级规模港口群和广阔经济腹地。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018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寄语广东:要抓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携手港澳加快推进相关工作,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同年10月,总书记在视察广东时再次强调,要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作为广东改革开放的大机遇、大文章,抓紧抓实办好。

过去一年,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广东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建立健全推进大湾区建设领导协调机制,聚焦体制机制创新,落实便利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在科研经费跨境使用、取消办理就业许可证、实施港澳居民居住证政策等方面取得突破;加快标志性基础设施建设,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广深港高铁顺利开通运营,“一地两检”通关政策落地,莲塘/香园围口岸、粤澳新通道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积极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成立粤澳合作发展基金并启动运营。

2019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举全省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更高水平上扩大开放。以规则相互衔接为重点,加快编制大湾区建设专项规划,携手港澳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在去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独特优势,广东要抓住大机遇。建议打造以“科技+金融”为基础的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先行区”,在大湾区中加快金融业开放步伐。

一个地区创新活动的发生需要思想的碰撞、人才的集聚、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粤港澳大湾区在这些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拥有170多所高等院校、40余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其伙伴实验室,粤港澳三地26所高校早已成立“粤港澳高校联盟”,集聚华为、腾讯、比亚迪等一批领先世界的创新型企业……科技创新将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世界级湾区的重要引擎。

“新时代新征程,广东、香港、澳门三地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携手走向全球。”全国政协委员、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蔡冠深充满憧憬。

——市场一体化方面,大湾区将推进与港澳在法律服务、金融、医疗、建筑等领域的规则对接;促进人员往来便利化,推广实施“一地两检”“合作查验、一次放行”“一站式”通关;促进湾区内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捷有序流动。

——产学研合作方面,大湾区将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共建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布局建设一批粤港澳联合实验室,开展前沿技术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促进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大型科研仪器设备、科学数据与港澳开放共享,强化高校、科研机构和科技企业对接合作;推动设立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商业银行。

——增进民生福祉方面,大湾区将深入推进粤港澳合作办学、合作办医,抓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规划建设大湾区文化遗产旅游路径;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为港澳居民在广东学习、就业、创业、生活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大湾区,这一极具发展潜力的板块,将撬动三地发展实现新的飞跃。

2018年11月12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办首届国际伙伴日活动。来自全球18所海外知名院校相聚在港中大(深圳),通过展位宣传、宣讲会等形式向港中大(深圳)学生介绍海外学习项目,让同学们身处校园,就能与世界顶级院校面对面交流。据悉,国际伙伴日以后将作为大学的常规化活动,每年举办一次,以此作为大学乃至深圳对外交流与合作的重要窗口之一。

寻求社会治理“最大公约数”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了解社区公共服务、基层党建、社区管理等情况。总书记看到社区管理井然有序、居民安居乐业,十分高兴。他强调,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切实把群众大大小小的事办好。要坚持依靠居民、依法有序组织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实现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

在北站社区,让总书记满意的,是党群服务中心提供的一站式服务:占地达2800余平方米,不仅包括办证服务大厅、24小时自助便民服务区等行政服务项目,还设立了24小时自助图书馆、老年日间照料、社区党校、党员志愿者调度中心、人才驿站、社区规划师工作室等20多个社区服务项目。

2018年10月24日,正在深圳市考察的习近平来到龙华区民治街道北站社区,走进社区党群服务中心。

“老百姓很喜欢这里,他们在这里真正感受到了一种美好幸福的生活。”北站社区党委书记、工作站站长何新生说,体量庞大、资源丰富的社区服务中心,其使命不仅在于为社区各类人群提供无差别服务,更在于打造新型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平台。

北站社区是深圳城市化进程的典型代表,也是深圳探索社会治理新路的缩影。短短6年时间,辖区的居民结构由以原住民为主发展到商务白领、外来务工人员等人群多元存在;城中村社区与花园小区林立,深圳最大的保障性住房项目龙悦居也位于此;深圳北站枢纽日均人流量从5万人次剧增到最高峰时的70万人次。

“寻求最大公约数,是社会管理服务工作努力的方向。”何新生说。

“基层治,则天下安。”在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公安局三水分局巡逻警察大队大队长孙建国看来,基层对社会治安的变化感受最直接最明显,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做好了基层治理,就是抓住了社会治理的“牛鼻子”。

“应通过加强基层法治建设,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全国人大代表、揭阳揭西县凤江镇凤北村主任助理王玲娜说,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不断完善,基层法治建设工作作为一项基础性和前提性的工作变得尤为重要。

“每个人为建设平安、法治、健康和美丽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陈海仪说,要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宪法精神从娃娃抓起,在全社会掀起学法用法守法的热潮。

去年8月,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关键、政府治理为主导、居民需求为导向、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提升城乡社区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广东也在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把资源、服务、管理进一步倾向基层。如,清远的基层党组织建设、公共服务、村民自治“三个重心下移”和农村土地资源、涉农财政资金、涉农服务平台“三个整合”工作的探索和经验,得到国家层面的关注和肯定,正被广泛运用到基层治理实践中。又如,广州三元里曾因为人员复杂、素质参差不齐、城市归属感淡漠,产生和积累了不少社会问题,但如今由社区户籍居民、外来人员、街道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的“共治议事会”,让三元里的“乱”因外来人员而改变。

“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科学化、精准化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把资源、服务、管理放到基层……”按照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不断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南粤城乡社区将焕发新风貌。

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

自新时期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连樟村党总支部树立“党建+X”的工作理念,创新“党建+美丽乡村建设”“党建+产业发展”等内容,激活贫困村“一池春水”。如今,村民在家门口可看到过水汀步、祠堂前看荷花满池、饭后赏彩画满墙……通过美丽乡村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连樟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民日子越过越红火。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期间,乘车沿着崎岖的山路前往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详细了解基层党建等情况。“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注重培养选拔有干劲、会干事、作风正派、办事公道的人担任支部书记,团结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总书记寄予了殷切期望。

2018年10月23日,习近平一行沿着崎岖的山路乘车来到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走进村公共服务站、扶贫玩具加工厂车间和贫困户家中,同村民们亲切交谈。

全国人大代表、汕尾陆河县河口镇营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金东,是回乡创业致富带头人中的典型代表。去年3月,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他向总书记汇报了美丽新农村建设情况,总书记强调“把基层治理同基层党建结合起来”。“我们要一步一步把村子建设好,为老百姓守护好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家园。”李金东倍感重任在肩。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是广东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根本遵循。

去年3月,总书记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从各级领导干部做起,从一件件小事抓起,坚决防止不良风气反弹回潮,不断巩固和拓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

同年10月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对广东提出了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求,强调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要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要继续推进作风建设,整治各种隐形变异“四风”问题,防范商品交换原则向党内渗透,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加快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总书记多次强调‘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全国人大代表、东莞市瑞丰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工会主席曾香桂说,自己在基层,对此感同身受、体会很深,真真切切感受到抓党建增强了基层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016年,曾香桂所在企业依靠社区建起了党支部,成立了党员活动室。“流动党员终于有了自己的‘家’,经常组织专题学习和主题党日活动。”

党的十九大以来,广东聚精会神抓党建,做到一刻都不松懈——抓述职评议考核,层层压实责任,切实把“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理念树起来;抓深调研,坚持问题导向,让精准补齐短板、不断强化的靶向明起来;抓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制定出台《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努力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的意见》《广东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在革命老区,分布于14个地市46个县(市、区)的60个“红色村”建设正有序推进,建强党的组织、壮大集体经济、助力基本民生等工作一步步成为现实;在农村社区,1617个软弱涣散村(社区)得到排查整治,18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被调整;在新兴领域,全省共建立园区、商务楼宇、商圈市场、互联网企业等新兴领域区域党委702个,党群服务中心(站)739个,直接管理13718个党组织……

一步步稳扎稳打,一项项巩固提升,在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中,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如磐石。

“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就是把党的好政策落到实处,增强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信赖。”王玲娜说。

老虎露头就要打,苍蝇乱飞也要拍。去年,省委印发《广东省基层正风反腐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强调重点围绕八个方面问题强力“拍蝇”,以成效赢得民心。去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查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违纪违法案件7250件,处分3846人,移送司法机关处理122人。

以最坚实力量筑牢根基,才能基业长青。广东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将持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一以贯之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把各级党组织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新时代广东改革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原标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广东发展,深情牵挂广东人民,对广东寄予殷切期望

广东时刻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勇当新时代改革开放弄潮儿奋进者

【记者】辛均庆 戎明昌 丁建庭 骆骁骅 王聪

【摄影】张由琼 万稳龙 朱洪波 鲁力 孙俊杰 肖雄 叶志文 张梓望 曾亮超 梁文祥(部分图片来自新华社)


编辑:王良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