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官”姚少华:走村串户收集史料,记录变迁传承文化
东莞时间网 2019-04-25 08:57:00

■姚少华为《镇口村志》走访村民采集资料 记者 郑家雄 摄

4月,初春,清晨。虎门镇镇口社区居委会大楼的会议室内,交谈声此起彼伏。走进屋内,姚少华正和社区的几位长者畅谈,为修编《镇口村志》收集整理史料素材。

“社区有座民国洋楼,知道户主是谁吗?”“以前这边有种植过小麦吗?还有其他农作物吗?”姚少华提问后,几位长者细细回忆,给出了答案。居委会工作人员在旁协助,同步翻译。姚少华一边听,一边在十多页的提纲上作记录。

姚少华是一名地方志工作者。年过六旬的他,仍活跃在东莞修志事业的最前线。十多年来,他参与了东莞20多部志书的编纂,用文字记录着东莞经济社会的变迁,传承东莞的历史文化。

坚守修志一线三十余载

姚少华与地方志工作结缘是在1981年。参加修志前,他在老家山东曹县的县政府工作。随着当地启动第一轮地方志修志工作,他被安排参加修志工作,也由此找到了终生奋斗的事业。

姚少华从小就喜欢阅读小说,但志书和小说相比,语言平实,没有华美的辞藻和精彩的情节,起初他对此也不适应,甚至一度感到彷徨。是祖父的一番话,让姚少华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职业。

原来,得知姚少华参加修志后,他的祖父非常激动,还拉着姚少华说:“在以前,只有考取了功名的读书人才允许参加修志。真没想到,现在我的孙子竟然也有机会参加修志!”

祖父的话不长,却在姚少华心中掀起了波澜。随着工作的深入,让姚少华开始了解和认可自己的职业。对于职业的认同感,支撑着他坚守在修志事业最前线,一坚持就是38年。

比本地人还熟悉本地

2005年,只身离乡的姚少华来到东莞,开始在第二故乡延续自己的修志事业。在莞十多年,姚少华主笔编写了《东莞市志》(1979—2000年)、《东莞羽毛球史录》《塘厦镇志》《东莞市财政志》《虎门寨村志》等20多部志书。

在众多志书中,姚少华对修纂《黄江镇志》的记忆尤为深刻。原来,姚少华刚接到任务时,《黄江镇志》初稿刚出炉不久。由于前期调查不够深入细致,志书的初稿并未全面反映黄江镇的历史,这引起了镇上一些老同志的抵制情绪,大家甚至还将原因归咎于“修志的主编是外地人,不够接地气”。这给同是“外乡人”的姚少华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为了修好志书,姚少华沉下身子,走村串户,找来了当地的长者核查情况,重新收集、核实各类史料,补充素材。渐渐地,大家被这位“外乡人”的真诚和敬业所打动,开始信服和支持姚少华的工作。

完善《黄江镇志》文稿过程中,有一位老同志还主动找到了姚少华。原来,老同志提出,黄江镇修建黄牛埔水库对农业生产有积极影响,是一件重要的大事,可志书的初稿对此着墨不够。

聆听老同志的意见后,姚少华马上动身收集黄牛埔水库的相关资料,但由于时间久远,调查的过程非常坎坷。长者们对修建水库的记忆已经模糊,所提供的素材寥寥,甚至部分素材还有相互矛盾的现象。

为了还原这段历史,姚少华多次到市档案馆、市水务局翻查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姚少华将新的文稿捧到老同志面前时,对方不禁称赞:“真没有想到,你竟能将水库的背景资料调查得如此细致!你比我们大部分本地人都要了解本地。要是没有你,这段历史恐怕会被后人遗忘了!”

类似的赞词,其实在三十余载的修志路上,姚少华已不知道听过了多少次。

与时间赛跑记录历史

“为什么要修志”,在多年的修志过程中,这是姚少华常常被问到的问题。在大部分人眼中,地方志工作或许只是汇总和整理文史资料。但在姚少华看来,工作的重要意义远不止这些。地方志是传承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的纽带。因此,他从不将修志看作是一项重复机械性的工作,更多将此视作是地方志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

姚少华在镇口社区居委会采风收集资料时,记者留意到,不止一位长者在席上惋惜:“要是社区早点修志就好了!我们这里曾有一位长者,对过去发生的事情了如指掌,可去年过世了,现在,过往的很多事情已没谁能记得那么清晰了。”

“我们常常把编纂地方志称作抢修,因为大部分地方的历史是依靠当地长者口口相传,并无文字记录。而一旦长者不在了,地方的历史文化传承就可能因此会消失、断层,过后甚至无法再去弥补。”姚少华告诉记者。

修志的过程,实际上是跟时间赛跑的过程。编写一部志书,耗时耗力,从收集资料到编写、反复核实,再到排版、出版、印刷,往往要历时3年以上。而作为地方志工作者,姚少华说,在漫长的过程中,需要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

让姚少华感到振奋的是,在莞修志的十多年,无论是地方党委政府还是基层,对于地方志工作越来越重视,认识也越来越到位。他的身边,也有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一同甘于清苦,默默奉献。这些人,也在与时间赛跑,用文字记录着东莞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脉络。

文/记者 伍江 图/记者 郑家雄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