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莞籍坪石先生④|郑师许:毕生文史雕琢 懿言嘉行为教
王晨征 2020-05-28 09:23:55

人物简介

郑师许(1897-1953),原名沛霖,字惠侨。祖籍虎门白沙村,著名历史学家。历任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暨南大学、大夏大学、广东省立勷勤大学、中山大学教授,并兼任上海博物馆筹备委员会和艺术部主任,《广东年鉴》总编纂等职。抗战胜利后,任广东文献委员会委员兼整理组组长、广州市临时参议会议员、《西沙群岛志》总编纂。著有《中国文化史》《古文字学概论》《四部书斋文录》《铜鼓考略》等。

八十载岁月流转,在特定时期倾情燃烧自我、传承华南教育薪火的“坪石先生”们,无不有着熠熠生辉的闪光人生,“教书育人”四字看似简单,道来却需要用一生勤勉践行——从东莞走出的史学大家郑师许,便是其中代表。

受困家境,1897年出生的郑师许,求学之路并不顺利,中学毕业后“先为人师”,然而其通过自学考取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再度开启治学之路,直至1953年辞世。穷极一生,除在古文字学、考古学、中西交通史学等方面建树颇深外,郑师许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大夏大学、广东省立勷勤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教授,桃李遍及天下,亲身筹办的常平中学、虎门中学等东莞多所中学,则为家乡教育在那段贫瘠岁月,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坚实基础。

1

求学:手不释卷,求知若渴未曾变

根据记载,原名郑沛霖的郑师许,祖上原籍东莞虎门白沙,“早几代时,迁入城内北门正街一巷一号(旧门牌)”。父亲离世后,家道每况愈下,中学毕业的郑师许为填补家用,早早便前往虎门太平一带教书。

站上三尺讲台,郑师许再未离开,但求知若渴的他并不接受告别学业的命运安排,始终坚持自学。时值五四运动前后,“爱国、自救、进步、科学、民主”的新思想,让郑师许对未来的新世界有着更大的期待。一度其曾报考赴法勤工俭学,“拟习打铁(今之冶金),后因其母亲谓漂洋过海,万一家中有事无人照料,坚不允行,遂止”。

而今回看,五四运动进一步改变了现代中国的高等教育基本格局,一批高等学府应运而生——面对可公费就读、来穗招生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基于长时间的扎实储备,郑师许如愿以广州考区第一名的佳绩被南高师录取。

20世纪上半叶,作为我国创办最早的四所高等师范学校之一(其余为北京高师、武昌高师、广州高师),南高师学术氛围浓郁,1919年便成功邀请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来华讲学、“把民主与科学的思想直接播种在中国”。

郑师许入读期间,南高师师资力量持续雄厚,并于1921年经近代教育家郭秉文倡导,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正式建立东南大学,成为当时国内仅有的两所综合性大学之一。

受教于陈钟凡、竺可桢、张其昀等学术大家的郑师许,一方面个人学识迅速积淀,同时得益于江苏当地充沛的教育资源,保持主动多方学习,其所作“秦淮河、夫子庙,课余我便驱车到”的诗句,可谓直观诠释刻画。

而今回看,郑师许毕业前后,五四运动激起的学术思潮继续荡漾,在南高师的求学经历,令他进一步坚定信念在史学领域勤加耕耘,作为知识分子留守大学从事教学研究,也自然成为理想路径。与其经历类似的青年一代,越发成为中国学术界的新兴力量。

2

治学:术业专攻,浩瀚史海著真章

人如其名,如此际遇之下,“郑师许”这个日后广为人知的名字,就更能彰显出郑沛霖的远大志向:近代人倘若专业钻研历史,必须畅读古人著书,但古今文字含义大不相同,古文字学当是“基础入门”,“郑师许”三个字言简意赅——“许”即东汉《说文解字》一书作者许慎,“师从许慎”钻研学问的决心溢于言表。

挥别金陵,郑师许来到沪上,在上海多所大学任教,同时潜心研究。据后人细致追忆,郑师许研究古文字学伊始,“是在1898年殷墟甲骨出土之后,正是史学大师王国维创始应用甲骨文、金文研究和解释中国古代史卓有成果的年代,其在1928年至1933年五年间,写过几十篇文章及讲义,其中主要的是训诂学、甲骨文、钟鼎文方面的。循此思路,继而又对当时新兴的考古学以及出土的铜器等实物发生兴趣。这是郑师许开始独立学术研究头十年的主攻方向”。

从古文字到古器物,郑师许在考古领域所涉广泛,并不断细化,比如其发表在重庆中国民俗学会1944年1月31日出版的《风物志》(集刊)上的《中国古史上神话与传说的发展》一文,就获得多方赞誉。民俗学家娄子匡在《五十年来的中国俗文学·神话》中写道:“中国学人对民俗文学的研究兴趣,以对神话比较高,他们大都从史学或文学的观点来细加考证,因为治史一追溯到往古,必得涉及神话的境域。郑师许指示出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道路,他说的最为简明而具体……也就因此而指引了不少对于中国古代神话研究者,可以漫步而进入神话研究的蹊径了”。

专项研究之外,郑师许对于历史实物保存也有突出贡献。20世纪30年代初期,参与筹建上海市博物馆的过程中,其特意写信向当时在日本的郭沫若求教,两人之前虽未曾谋面,但出于共同的爱国情怀,后者提供了关于外国博物馆的日本书籍数种,“从布置到展品保存,展出橱柜都有详述,橱柜且有图样”。

经过多年建设,1936年3月1日上海市博物馆新馆开放,郑师许受聘艺术部(美术考古部)主任,并通过专题讲座进行培训,开启中国博物馆从业者专业化先河。

▲郑师许著作 《漆器考》《铜鼓考略》(记者 王晨征 摄)

3

教学:春风化雨,孜孜不倦育桃李

1936年夏,郑师许应邀离开上海,来到广东勷勤大学教育学院任教授,在南粤大地继续育人生涯,做起了“未来老师的老师”。时局动荡,翌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勷勤大学迁至广西梧州,第一届学生即将毕业,郑师许与他们有着更多交流。

据回忆,在同为背井离乡、漂泊异地的境况中,郑师许与学生们真挚对话,如何做好老师,令大批年轻人看到现实模板,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不要误人子弟”以及“亦师亦友”这些期许,也变得更加形象,最为关键的,当属“上好第一堂课”——

在郑师许看来,初上讲坛不免心里紧张,要紧的是要做好备课工作,准备充足。如果到时紧张讲不出十成,或因时间把握不好,讲不完所要讲的内容都会使第一堂课逊色。论及“备课”,其自是严谨郑重。据记载,“郑师许在课堂上讲得好,同他认真备课有密切关系,而备课又与他勤奋治学联系在一起。每讲一课,必综合自己心得、附人研究成果,使言之有物、言之有理,从容道来,如数家珍,精彩纷呈,发人深省,使人深受教益”。

1940年夏,中山大学从云南澄江迁回广东韶关,在广西北流任教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并入苏州大学)教授的郑师许,接到中山大学校长许崇清聘书,希望其担任中山大学师范学院史地系主任兼研究院教授,就此成为“坪石先生”。

其间,无锡国专校长冯振因挽留郑师许未果,特作《师许兄就任中山大学教授苦留不住诗以送之》:“浮沉沪海多年共,患难南邦两载同。颇信交情非泛泛,如何话别说匆匆。龙蛇合有腾飞日,荆棘犹伤道路中。愧我披肝沥胆语,留君不抵石尤风。”

特殊时期,连续迁址的中山大学各方面条件艰苦,但郑师许凭借满腔热忱全力克服,其在中山大学文学院、研究院、师范学院教授历史课,兼任《广东年鉴》编纂委员会总编纂、教育部史地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学艺社《复兴丛书》编纂委员会委员。

艰辛的生活之下,即便作为教授也要面对诸多现实问题,对文人而言,教书育人,书籍自然是最为看重的。与其他“坪石先生”并无二致,郑师许的生活相当艰苦,纵然为躲避战火连番辗转,藏书断然不能轻易放下。

1944年日寇由湖南进犯坪石,中大教授们不得不临时向福建连江避难,郑师许先生子女,记下了这段故事——

“那时人尚可走,但挑书的挑夫是到星子为止,不再往前,没法就在星子停下来。从星子到连县可以坐船,但钱不够,于是他的家人在路边摆出一些衣物(毛衣之类,当时是夏天)出售,但都是逃难之人,哪有人要呢?不得已,郑师许拿出一只怀表去找星子镇的商会会长,说明我们是一群逃难的师生路过贵境,请予帮助,强说硬乞终于将表换成钱才坐船到了连县中大接待西迁的办事处。郑师许本来是没有表的,说来实在可笑,在大学教书20余年,仍然穷困如此,这只怀表是1941年容肇祖教授经过香港去坪石中大任教,因为要经过好几个不同货币的地区才能到坪石,觉得带一件实物比带钱好处理一些,所以带到坪石。有一天容教授说起此事,将此表给郑师许,没想到在这个紧要关头还只有这只表还值一点钱,终于解救了流落星子镇之苦”。

抗日战争胜利后,郑师许曾任广东文献委员会委员,兼整理组组长、广州市临时参议会议员、《西沙群岛志》编纂委员会总编纂、中山大学训导长、代校长等职。

4

立学:百年树人,力助家乡建学府

本职所在,郑师许作为大学教授诲人不倦,对于国民教育更是殚精竭虑。结合青年时代个人求学经历,他认为家乡东莞亟待补充基础教育,1946年积极倡议“在东莞—带多办几所中学,以利在乡青年升学”,继而多方奔走,获得同为东莞虎门走出的爱国将领蒋光鼐支持后,郑师许作为筹办主任,多次前往太平、常平、莞城等地选择校址,最后决定筹办虎门中学于太平,常平中学于常平,并特意在广州开设莞旅中学,以尽量利用广州的师资。

据郑师许先生后人追忆,这三所中学筹办的许多具体事情,如校舍建设的图样等,郑师许都亲自参与审查,定案。时任明伦堂董事长蒋光鼐极力支持,并拿出自己在西关的一所大屋供莞旅中学作校舍,使筹备工作时间大大缩短。

从无到有兴建学校,各项工作必然事无巨细,过程可想而知。据记载,当时“蒋光鼐和地方士绅贤达商议谋划,在得到省教育厅长姚宝猷的支持后,组成了虎门中学筹备委员会,公推乡人、中山大学教授郑师许为筹委会主任。郑师许携谭之良亲自选址,在太平鹅公山东麓创办虎门中学。郑师许还推荐谭之良先生担任虎门中学第一任校长。1946年9月5日,虎门中学开学”。

当时,虎门中学不仅惠泽乡里,为本地青年提供学习机会,还招收邻近的宝安、厚街、长安和南沙、大小虎附近乡村的小学毕业生。创办初年,就招收初一级新生3个班共146人,翌年招生两次,达到3个班145人。课程设置公民、体育、童子军、生理卫生、国文、英语、算学、博学、化学、物理、历史、地理、劳作、图画、音乐等。

■虎门中学今景 记者 陈沛鸿 摄

在抗战胜利的背景下,郑师许牵头新建的多所中学,对于东莞教育起到关键奠基作用,众多青年接受教育,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时至今日,虎门中学、常平中学仍不断传来莘莘学子的琅琅读书声,朝向远方不懈奋进。细读由郑师许所作的常平中学校歌歌词,更能彰显这位教育贤达的憧憬与希冀——

“惟我常平,毓秀钟灵,擅山川之形胜,萃岭海之菁英,控广九之交通,握陆运之重心,为南方之国际孔道,吸取世界之文明:常中于是孕育,常中于是诞生,常中于是发展,常中于是成长。惟我常中同学,生也何幸,惟我常中同学,责任匪轻,惟我常中同学,当认识使命之神圣,完成神圣之使命”。

(本文内容部分参考于虎门镇人民政府编著《虎门风流》一书中,郑永用、郑永芳、郑永乐所撰《勤奋治学 教书育人——纪念先父郑师许先生诞辰101周年》一文;另有虎门报社、虎门文广中心提供相关资料)

专题监制:张树坚

专题策划:雷石鹏 何杰

专题顾问:李炳球

专题统筹:何杰 刘爱琳

本期撰文:王晨征

专题出品:东莞日报文体新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