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别人种得多,也种得好,预计今年会有8万元的收入。”在南城街道扶贫干部、长市村第一书记黄进威的帮助下,南雄市湖口镇长市村村民何光文学习农业种植技术,夫妻俩勤劳肯干,今年20亩的水稻和6亩的花生将会迎来丰收。
南雄市湖口镇长市村是省定相对贫困村,由南城街道和南雄卫健局共同帮扶。针对长市村产业规模小、水平低,贫困户“造血”脱贫致富能力不强的问题,南城街道继续加强产业帮扶,推进消费扶贫工作,带动全村贫困户57户155人稳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技术扶贫 提高贫困户积极性
长市村下辖9个自然村,总户数1185户,总人口4190人,目前共有贫困户57户155人。该村主要经济作物有黄烟、水稻和花生。
地处偏僻,商业氛围不高,各家各户农作物种植规模小、种植成本高,是长市村贫困的主要原因。黄进威介绍,长市村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较差,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外出打工占少数,大部分都想在家务农。同时,在家务农的贫困户普遍存在家人有大病的情况,因此收入较低。
49岁的何光文脱贫故事较为典型,这个四口之家有两个孩子是学生,因为所学农作物种植技术不够,加上种植规模小,一直没有摆脱贫困。在黄进威的鼓励和帮助下,何光文参加了种植培训班,掌握了先进农业种植技术,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20多亩,花生种植面积达6亩。
扶贫工作队提供种苗、化肥、技术,在村民种植过程中出现困难,都会一一跟踪解决。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何光文干劲越来越足,坚持多种多养,不仅农作物种植面积大,而且质量好,预计今年收入突破8万元。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长市村把扶贫的专项资金投入到湖口镇中草药扶贫产业园、阳光玫瑰葡萄扶贫产业园等项目中,以分红的形式,增加帮扶对象和村集体的收入,预计今年该村村集体收入翻一番,将达到17.2万元。
此外,长市村还发动本地乡贤回乡投资大棚辣椒种植项目约150亩,帮扶成效大大提高了长市村集体的收入,并让贫困户经济收入、生活水平得到相应保障。
产业扶贫 激发内生动力
今年4月份,黄进威和同事发动个人资源,帮助村民何春华销售去年积压的1000多斤稻谷。“他的稻谷不是优质产品,我们按照165元/100斤的优质米市场价收购,给予贫困户基本保障。”黄进威说。
除了解决帮扶对象的种养、销售等问题,当前,长市村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帮扶对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出资帮助帮扶对象安装网络、硬化门前屋后,让帮扶对象住得更舒心。
今年上半年,长市村共投入帮扶资金约40万元,为55户贫困户进行了房屋修缮,为部分贫困户购置了电视机、床、餐台餐椅、衣柜、沙发等家具电器一批,有效提升贫困户家居生活环境。
同时,落实就业务工奖补、种植养殖奖补、学生教育奖补等工作。上半年,分别为贫困户就业奖补15户、种植养殖奖补共27户、发放学生教育补助共21户28人,累计使用东莞引导资金共113574元。
针对攻坚过程中存在的难点,黄进威表示,下半年,将进一步及时掌握贫困户动态情况,特别是存在返脱风险的,落实医疗救助、助学慰问、产业分红倾斜等措施。在前期通过增配更换家具、电视机,修缮粉刷房屋改善该村贫困户人居环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查漏补缺。
黄进威还表示,将坚持产业扶贫,持续巩固中草药产业帮扶成效,加大力度推进消费扶贫,力争多方力量参与农产品购销。重点关注摸查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从思想上改变贫困户“等靠要”的错误落后思想,推动他们上岗上位,保证就业,保障稳定收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强化外部支持和激发内生动力并举,健全长效稳定脱贫机制,防止返贫。
记者 吴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