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东莞之半年经济观察①|东莞今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1802.58亿元
东莞时间网 2020-07-24 08:21:35

编者按:战疫是2020年东莞经济的主题词。时至年中,东莞经济表现如何?恢复怎样?数据之下藏着鲜活的经济真相。东莞日报今起推出“数说东莞之半年经济观察”系列报道,以主要经济数据为切入点,解读上半年东莞规上工业、内资企业、消费市场、外贸、固定投资等多种经济指标,透视数据背后东莞经济向好的积极信号和向好态势,展现东莞经济强大韧性。

■制图/乔雨

市场经济下,规上工业往往是地方经济的“晴雨表”和“定海神针”。

日前,市统计局发布了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显示,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02.58亿元,同比下降5.5%,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2.4个百分点。其中,6月增长9.3%,增速比5月提高7.9个百分点,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

规上工业连续3个月保持正增长

7月22日中午,广东拓斯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丰礼从北京赶回东莞,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车间,第一时间向企业员工传达了座谈会精神。之前的一天,他代表东莞的民营企业家,参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的企业家座谈会。

疫情以来,拓斯达今年上半年业绩大幅飙升。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为3.8亿-4.1亿元,同比增长344%-374%。今年上半年,拓斯达主营业务有序开展,注塑机及其周边辅助设备业务、智能能源及环境管理业务、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等均保持稳定发展态势。

这仅是东莞规上工业企业“化危为机”的缩影之一。作为经济运行的重要指标,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1802.58亿元,同比下降5.5%,相比受疫情影响而停产停工的一季度,二季度规上工业的降幅收窄12.4个百分点。令人惊喜的是,6月当月,规上工业增长9.3%,增速比5月提高7.9个百分点,而4-6月连续3个月规上工业都保持着正增长的势态。

从以往数据看,5.5%的降幅可谓破天荒。但是,新冠肺炎疫情给东莞经济带来严峻考验,这个5.5%也来之不易,在全市上下一心扭转疫情局势的同时,势必付出暂时的经济代价。此外,二季度规上工业增速持续正增长说明了东莞经济的抗性和韧性,东莞经济先降后升、由负转正是大势所趋。

1-5月规上工业利润总额逆势增长16.7%

虽然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各项数据仍然是下降,但数据背后还有一些可喜的亮点。

今年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下降5.0%,但是,规模以上工业的利润总额却迎来逆势增长,涨幅为16.7%。

去年9月成功在创业板上市的东莞市宇瞳光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颇具代表性,该公司主要经营光学镜头,产品涵盖安防镜头、车载镜头、机器视觉镜头等领域。据宇瞳光学一季报数据,公司2020年1-3月实现营业收入2.23亿元,同比增长3.31%。净利润1803.68万元,同比增长9%。

在营收下降的情况下,东莞规上工业的利润实现逆增长,精简成本、企业负担减轻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了更好地支持企业复工,东莞政府提供多项政策保障和政务服务,先后制定落实“助企撑企15条”“助企复工10条”“优化服务15条”“加快复苏16条”等政策措施,加大稳岗支持力度,返还企业职工失业保险金和社会保险费用,强化信贷扶持措施,减租让利扩大收费减免范围……多项举措为东莞经济恢复保驾护航。

民营工业占规上工业比重超一半

顾名思义,规上工业指达到一定规模,年主营业务收入或产品销售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企业。早在2018年底,东莞的规上工业企业总数便突破了1万家,排名全省第一。

在这1万多家企业中,又以民营企业居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047.33亿元,下降2.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15.7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58.1%。

此外,东莞经济的韧性还来源于加速转型发展的高新技术制造企业。中山大学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对记者表示,高新技术制造业相比传统工业,面对疫情时有更强的承受力。二季度东莞经济迅速回暖,民营高新技术企业功不可没。

林江从成本、需求、产品三个角度解读了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技术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成本控制比传统工业有效,它不需要很多工人,也不需要大面积的厂房。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在疫情下依然有很高的需求,医疗、保健、生物技术的需求在这几个月更是迅猛增长。最后,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更灵活,它提供一种非实物的服务,这显然对风险有更高的承受力。”林江说。

见习记者 唐卓 记者 曹丽娟/文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