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家小小的地方性园林企业,成长为集生态景观与水土治理、文化与旅游、 投资与运营为一体的全国性集团化企业,跻身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广东省民企100强,岭南股份砥砺风雨已22载。
作为岭南股份的掌舵人、凝聚莞商力量的实践者,岭南股份董事长、世界莞商联合会会长尹洪卫认为,厚植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是企业行稳致远的根本前提,而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则是企业家闯过重重考验、在危机中抢抓新机的动力源泉。
“厚植家国情怀与使命担当是发展根基”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于7月21日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希望企业家增强爱国情怀,勇于创新,诚信守法,承担社会责任,拓展国际视野。这也是对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精准概括。你如何看待在创业中企业家精神的作用?
尹洪卫:厚植家国情怀、勇担社会责任,是企业家本分;勇于创新、开拓进取,是企业家本色。企业发展与国家战略、历史使命、社会需求结合,才能有稳固的根基和创新的动力。岭南股份成立当初,正是出于想把东莞环境建设得更美的初心,后来才逐渐成长为建设整个美丽中国。我们秉承“让环境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的企业使命, 在上市后的“二次创业”期进军水务水环境、文化和旅游等业务板块,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城市提质,援疆支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正是响应国家战略部署,满足城乡发展和人民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
从更大一点来看,莞商之所以能崛起,也是因为一批创业者秉持着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敢为人先、务实拼搏,在时代浪潮中自我升华,带领公司发展成为行业内优秀企业、全国知名品牌。
记者:提到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贵公司对大湾区来说能创造哪些独特价值?
尹洪卫:《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建设生态环境优美的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东莞是其中重要一员,莞企莞商是当仁不让的大湾区建设者。岭南的业务方向与上述《纲要》精神高度契合,我们立足东莞、深耕湾区,发挥主场优势,在生态园林、市政交通、城市更新、城乡水务、水污染治理、文化旅游等方面做出自己独特贡献。在东莞,我们响应“湾区都市 品质东莞”战略,近几年的华为小镇、东莞大道都留下了岭南印记。在深圳,我们7月以来连续中标了宝安区碧道设计国际竞赛的两大项目,深圳市重点工程罗湖“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项目的景观绿化工程,还承接建设了前海第一个大型水廊道公园——桂湾公园等项目。在佛山我们承接了高明区大布村乡村振兴、佛山一环景观提升等工程,在江门市四个区县开展了潭江河流综合治理,大湾区其他城市、周边地区也有一批项目在建。因此今年上半年,岭南的营业收入中,华南地区的占比由2019年上半年的22.09%上升至35.68%。
“以危中寻机、求新求变来应对不确定性”
记者:今年的疫情,给公司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大吗?公司是如何抗“疫”的?
尹洪卫:疫情发生后大规模的严防严控和人员隔离,导致复工复产推迟,项目的施工与结算均受影响;文旅板块也受累于会展行业、旅游产业链的严重冲击,公司整个一季度压力比较大。好在岭南股份在各级政府的暖心惠企支持下,全体员工迅速反应、积极作为、危中寻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第二季度快速复工复产,实现营业收入22.51亿元,环比增长652%;净利润1.87亿元,环比增长206%,成功扭亏为盈。上半年,我们回归管理、夯实根基,更加强调发展质量,重点推进京津冀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地区等重点城市的业务,取得初步成效。更让人欣慰的是,上半年公司中标订单质量、金额提升显著,如“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半汤湖公园、温泉湖公园及周边景观提升综合工程”、“成都天府国际会议中心周边生态景观及配套功能优化提升工程”等优质项目。充足的合同储备保障了未来公司经营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记者:接下来,贵公司在创新方面,还有哪些战略布局?
尹洪卫: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第一是加强科技创新。岭南股份及子公司拥有7家高新技术企业,共获得授权专利260项、高新技术产品30项、以及各类著作权等,接下来还要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研发创新及技术应用。第二是引领时代潮流,进军新兴领域。以文旅板块为例,岭南子公司恒润科技专注于沉浸式游乐设备系统,未来将抢抓5G商业化+AR\VR 技术所带来的机遇,力推其分拆上市,打造文化科技装备龙头企业。另一家子公司德马吉国际,上半年更是危中求变、逆势破局,快速推出虚拟展示系统,还携手腾讯参与服务了首届线上广交会。第三个是面对日益增加的不确定性,着力培养求新求变的意识,提高与时俱进的管理能力和水平。疫情之下,我们看到了许多优秀企业快速反应,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岭南也同样做了一些调整和突破,对于接下来轻装上阵再踏征程,我们充满信心。
全媒体记者 曹丽娟 见习记者 唐卓/文 郑志波/图
全媒体编辑 宁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