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高埗:“输血”又“造血”,扶贫更扶志
东莞时间网 2020-10-09 08:20:54

■高埗镇对口帮扶的韶关市武江区方田村村貌 通讯员 李淦斌 摄

初秋时节,在距离东莞200多公里外的韶关市武江区:湖洋村钟春连忙着采摘莲子,年终分红又能多一份收入;梁屋村梁耀得忙着采摘首批百香果,就要大丰收了;方田村黄义勤忙着给水稻喷洒农药,期盼着今年的稻谷又能堆成“小山”……

其实,一年前,他们都是武江区的贫困户。他们和重阳镇黄岸村、万侯村、九联村,江湾镇梁屋村、湖洋村,龙归镇方田村、山前村的280户贫困户863人一起达到脱贫标准,奔向小康之路。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也一个不能掉队。如何避免已经脱贫的贫困户返贫,让其在全面小康的路上越走越好?去年5月,高埗镇积极推动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派出第二批扶贫干部——7位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分赴3镇7村,帮助武江区巩固脱贫成果,引导村民稳定增收。

 “输血” 

投入真金白银让脱贫有底气

“村里以我们的名义出资入股企业,每年分红近4000元,让我们彻底摆脱贫困的底气更足了!”9月3日,湖洋村贫困户钟春连算了一笔企业分红账:亿兆分红1600元/年,山水湾家庭农场分红500元/年,智星分红1700元/年……

钟春连的“底气”很大部分来源于高埗镇的扶贫资金。近年来,湖洋村利用高埗镇帮扶资金和财政扶贫资金132万余元,注资当地企业,增加集体收入的同时也让该村30户97名贫困人员有了稳定分红。

和湖洋村类似,高埗的帮扶资金也输送到了另外6个村。截至今年8月,高埗镇统筹了2681.88万元扶贫资金,用于7个村的产业增收、农田水利、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扶贫工作。

通过注资当地企业,7个村每年可获得80余万元收益,同时,也殷实了贫困户的腰包——贫困户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接下来,方田村投入30万元与艾草种植公司合作的项目,每年可为村集体增加不低于2.4万元的收入,梁屋村将以50万元注资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湖洋村计划成立江湾镇农副产品配送公司……一笔笔扶贫资金的注入,让武江区的7个村脱贫步伐更稳,也让贫困户的小康步伐越走越坚定。

 “造血” 

产业扶贫夯实致富路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除了真金白银的帮扶,高埗镇7位驻村第一书记纷纷以产业扶贫为重点,从丰富7个村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规模扩大、强化利益联结三方面入手,有效保障贫困群众在共同致富的路上不脱队、不掉队。

“去年,黄书记把隔壁奇石村的番薯种植技术带来了我们村,我试种了1亩就赚了3000多!今年,我又多种了2亩!”一年多以前,山前村的卢定桥和村里其他乡亲们一样,仍以种植水稻、花生、西瓜为生。传统农业所产生的微薄利润让一家5口人的生活过得紧巴巴。

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黄远航发现,邻村种番薯的家庭农场做得风生水起,便主动上门与武江区乡村家庭农场负责人龚玉敏沟通,让山前村6名有劳动能力且在家的贫困户加入种植队伍,带动困难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无独有偶,黄岸村的黄永昌也在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吴任许的帮助下,通过引入蘑菇产业首次接触到蘑菇种植。“最近,菌包陆续出菇,我拿到市场上能卖到7元/斤。”黄永昌满脸喜悦地告诉吴任许。

吴任许计划,将蘑菇种植技术向村里的其他贫困户进行大力推广。

除了山前村的番薯、黄岸村的蘑菇,湖洋村的荷花、梁屋村的百香果、方田村的水稻、九联村的扶贫鸡、万侯村的红色旅游等产业也在驻村书记的浇灌下渐渐开出“经济花”。

 扶志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越往后难度越大。资金扶持、硬件设施跟上了,身心志向也得跟上。如何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需要扶贫干部帮助贫困户克服依赖帮扶的心理。

刚到梁屋村时,驻村第一书记兼扶贫队长王永坚看到年轻的梁耀伟因身体原因,成天在村里闲逛,只能依靠亲戚朋友接济过日子。

王永坚三次上门,只为给梁耀伟找一份工作。第一次就业帮扶被拒,王永坚没有放弃,反而从各方面打听梁耀伟的情况。第二次入户,王永坚与梁耀伟聊了许久,他发现,梁耀伟并不是因为懒惰拒绝工作,而是因为动过手术,担心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从梁耀伟家出来,王永坚便与多家高埗企业联系,并向其说明梁耀伟家庭及身体情况。最后,高埗的华诗光电公司表示给予支持,为其安排样品技术员的岗位。

“这个岗位你以前也做过,而且比较适合你的身体情况。”第三次入户,王永坚带着明确的工作岗位找到梁耀伟。这一次,梁耀伟没再拒绝,而是搭着王永坚的车来到了高埗入职。

工作一年多,梁耀伟不仅摆脱了靠人接济的日子,账户里的存款也一点点多起来。“希望趁着自己还年轻多赚点钱,以后等村里的高速路口开通了,再回家开个小食店。”现在,梁耀伟有了新的生活目标。

记者 张喜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