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着小平头,衣着整洁,乍一看去,杨桂平不像是个浑身充满油烟味的厨师。但他从打工仔做起,再到厨师,又做到连锁店老板,在厨房摸爬滚打十余年,终于完成人生的蝶变。其背后是他坚守做纯正的家乡菜的初心,像桂花一样把清香传递给他人,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从打工仔到粤菜师傅
杨桂平是河源人,1997年来到东莞,先在饮料贸易行业工作,摔打了10多年,但毫无起色,日子像流水一天天消逝,激不起半点漩涡。2009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杨桂平开始接触餐饮业,没想到命运如流水碰礁石,激起了一朵浪花。
“当时,我在石碣横滘村开了第一家客家菜馆,开店之初,各种困难接踵而来,自己并不是厨师出身,对于菜品及市场的把握不熟,一开始的生意并不如意,厨师这个职位,流动性很大,对自己的生意造成很大的影响。”杨桂平直言,在餐饮业,没有厨师,就等于没盐,没有盐就做不出菜,那时他为“盐”苦恼。
求人不如求己。自那以来,杨桂平开始自己学习厨艺,他从最基本的客家菜理论开始,再一步步实践,而后再把自己做的菜端上餐桌,让顾客点评好坏。好的地方,他继承发扬;不妥之处,他想方设法改正。
杨桂平还将客家菜的传统做法与当地的饮食习惯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颇受顾客青睐的特色菜。比如“客家咸水鹅”,取材河源当地的食材;还有“客家酿豆腐”等。这些食材都是从河源老家运过来,在传统客家菜的做法上再融入当地的饮食喜好,不仅味道纯正,而且还赢来了顾客的口碑。
他的菜馆就这样得到顾客的认可。有时,顾客到他的菜馆里用餐,需要点单、预约。
不懈努力开起了分店
时光总是从指缝间溜走,随着时间的推移,2018年,杨桂平在石碣水南村开设了分店,从当初的打工仔,到粤菜师傅,再到连锁店老板,他的人生又迈进了一步。
今年上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整个餐饮业处于停摆状态。餐饮业的经营都不尽如人意。自下半年以来,菜馆生意渐渐恢复,每逢节假日,客如潮涌,座无虚席。笑容又重新回到他的脸上。
今年6月,在石碣镇首届“十大名菜”“十佳小吃”评选活动中,杨桂平本人获评“十大粤菜师傅”称号,其出品的“招牌咸水鹅”还获评“石碣十大名菜”。
面对未来,杨桂平信心满满。目前,他的客家菜馆保持十多个品种,新的品种还在不断开发中。为了更好地服务大众,尽可能让顾客品尝到多元化的美食,杨桂平计划研发有特色的湘菜、川菜等菜式,在坚持做纯正客家味道的同时,不断丰富菜馆的菜品。
全媒体记者 袁健斌 通讯员 曹木静
石碣供图
全媒体编辑 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