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峰会|“院士校园行”举行,院士与青年学子分享科研经历
i东莞
2020-11-03 21:57:51
11月3日,东莞理工学院松山湖校区举行“院士校园行”活动,邀请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谢先德进行“才自矿出,玉从心生”主题讲座,向青年学子分享科研故事与经验,传递科学精神。
“在苏联留学期间,我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决心学成归国后,要为国家的建设和科学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切。”谢先德向现场的青年学子们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并告诉大家,他在科研道路上也有“偶像“,章鸿钊、涂光炽两位前辈科学家是他十分敬重的两位科学家前辈。“为了表达我对前辈的敬仰,我把发现的硼酸盐新矿物以前辈的姓氏进行命名。“谢先德鼓励现场的青年学子们,要向前辈学习,从榜样的身上汲取力量。
在科研早期,谢先德主要从事系统矿物学研究,在而立之年便发表出版《硼酸盐矿物》;上世纪60年代,他在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中探索前进,为了响应国家需要,他放下手上即将出成果的硼矿物研究,投入到国家更重要的工作当中。
随后多年,他投身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在我国首次地下核试验和首次地面成坑核试验的地质效应研究中作出了重要成绩,并在我国率先开展与核爆炸和人工化学爆炸有关的极端高压矿物学研究。
“那时候,条件很艰苦,但是,我们依然做出了成绩。现在条件好很多,我们年轻人要脚踏实地,真正地好好学习,深入钻研。“谢先德对在场的学子们送上寄语,希望青年学生要注重培养科学精神,不忘科研初心,努力报效祖国。
谢先德的分享生动感人,现场学子黄乙瀚表示深受感动, “我觉得,老一辈的科学家都挺不容易的,为祖国付出那么多,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对我们年轻人的影响也很深远,我们作为年轻一代要更加厚积薄发,认真学习。”
全媒体见习记者 吴鑫 记者 向连/文、图
全媒体编辑 贾庆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