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峰会|院士专家为科技创新转型升级“把脉开方”
i东莞 2020-11-04 08:27:19

■3日,在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暨第六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年会开幕式上,4名院士专家围绕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新药研究等话题作特邀报告。图为王恩哥在作报告 记者 郑志波 郑琳东 摄

11月3日,在2020粤港澳院士峰会暨第六届广东院士联合会年会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杨宝峰,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原力生命科学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勇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教授郑永年分别围绕新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新药研究等话题作了特邀报告。

谁掌握了材料 谁就掌握了未来

“谁掌握了材料,谁就掌握了未来。”王恩哥院士在题为《新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的报告中生动讲述了碳化硅(SiC)单晶等半导体的研究历程,阐述材料研究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介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工作重点。他还介绍了疫情期间,于杰教授团队研制的新型纳米纤维滤材等新材料领域的科研成果。在协同创新方面,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牵头成立“产业金融研究中心”,共建“航空发动机新材料与高端制造联合工程中心”“太空材料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并在塘厦成立“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及“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杨宝峰院士在大会上作了题为《创新与转化》的报告。他以我国人民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从学科交叉与药物创新、药物研发前沿技术、创新与转化等方面展开论述,重点讲解了我国现阶段心脑血管疾病研究概况以及治疗、防治药物研究新进展及新发现等。他在分享体会时表示,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才能推动产业转化和新药的研发,国家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他认为,做好创新药物研发工作,必须具有开放性的思维、锲而不舍的探索和奉献的精神,持之以恒方能滴水石穿。

技术进步的本质和核心是开放

孙勇奎院士在题为《新药究竟是从哪来的?》的报告中,讲述了新药从基础生物医学新发现到产业化的全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存在的关键点和困难点。他表示,生物医药产业腾飞需要在多个环节中有着相匹配的实力。在他看来,基础生物研发为新药研发项目提供了机会,当前医药行业创新的痛点在于缺乏人才。

郑永年教授以《深度开放 建设大湾区世界科技大平台》为题作报告。他认为,技术进步的本质和核心是开放,资本和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郑永年建议,要下大力气构建几个大的科技平台,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打造成地区嵌入型经济平台,吸引海外资本、技术、人才,并让其嵌入当地发展。他还表示,院士峰会的召开有利于推动产学研进一步融合。

推动68家企事业单位与院士团队开展合作

今年的院士峰会聚焦生物医药领域,彰显抗疫精神,助力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除了超百名院士专家外,一些知名企业高层将出席峰会发表演讲或参与专题研讨。其间,将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组织相应院士深入镇街(园区)企业、研发机构以技术对接、人才需求为导向展开对接,进行“把脉会诊”,推动院企联合攻关。

据介绍,过去几年,院士峰会共推动68家企事业单位与院士团队开展合作,协助推动17个院士团队重大科技成果对接产业资源,落地大湾区转化,组织113场次的院士校园行。其中,在东莞48场,受众超过4万人次。与此同时,以此为平台,通过院士介绍院士,通过人才引进人才,广东院士联合会不断在为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拓展高端创新资源朋友圈。目前,广东院士联合会登记会员院士达到276位,密切联络高端科技人才超过3000名。

首席记者 林朝丰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