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石碣医院骨科副主任袁志坤又一次返回云南昭通。这一次,他是受侯之启教授邀请,前去参加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侯之启教授专家工作站的相关事宜讨论。
对口支援依然在持续
袁志坤是我市对口支援云南省昭通市的医生之一,8月28日,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医疗扶贫协作之后,刚刚返回了石碣医院。
不过,返回工作岗位后,这位深受当地群众欢迎的医生依然经常接到患者的咨询,也多次应邀再赴昭通为患者进行手术。
同时,对于当地医院的对口帮扶也在持续。此前,在他的牵线下,石碣医院与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医疗帮扶工作,经前期工作部署,帮助昭通市第二人民医院成立了关节疾病治疗中心。
“虽然我人回来了,但是我们那边共建的关节疾病治疗中心仍然要继续推动,所以我们一直延续帮扶。”袁志坤介绍,这次前往昭通是去辅助他的老师——石碣医院特聘教授侯之启,考察建立侯之启教授专家工作站的可行性,他将以侯之启教授团队的成员之一参与可能的后续工作,如定期坐诊、会诊、教学、点名手术等等。同时期待全面提升该院的骨科诊疗水平,也是希望借此将他们对昭通扶贫协作推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他还谈到了未来的一个计划,“我们还有计划在那边成立一个基金项目,就专门为当地有相关疾病的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的精准扶贫对象去做手术,由基金给这部分群体垫付一部分的手术费用。”
让更多关节病患者受益
在此次去昭通有限的几天时间里,袁志坤还将与侯之启教授在医院举行关节病义诊,同时,还被预约了给以前的患者进行一台手术。
据悉,昭通市地处偏远的贫困山区,这里医疗卫生基础设施薄弱,群众卫生健康意识不强,一些贫困群众常年在崎岖山路上行走,加上山区潮湿阴冷的特殊气候环境,髋膝骨关节病在这里极为常见。而由于当地关节外科开展较晚,患者术后痛感强烈,恢复周期长,导致当地患者的治疗意愿并不强。
在对口支援的一年中,袁志坤通过推广无痛管理和快速康复理念,推广无痛关爱示范病房,引进新药物,更新设备,让云南昭通许多髋膝骨关节病患者减轻了痛苦,摆脱了拐杖,还大大缩短了康复时间。袁志坤也成了当地患者口碑相传的“神奇医生”。
“我们来支援是短暂的,只有把技术留下并培养更多的医生,才能长久地服务好当地患者。”袁志坤说,为了让更多贫困山区的群众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除了带来先进的技术,袁志坤还把人才培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倾其所有向同事传授新观念、新知识,积极努力开展新项目、新技术,竭力为昭通第二人民医院外五科培养一支技艺精湛、医德高尚的医疗队,进一步提升外五科的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目前,外五科的4位主治医生都能够独立承担手术。通过帮带,他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由于他的突出表现,昭通第二人民医院的膝关节置换手术由每年的60台左右,增加至240台左右,让更多患有关节疾病的当地患者群众得以受益。
文字/钟晨
摄影/受访者提供 视频/无
编辑/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