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麻涌七旬小吃摊主冯仲基:岭南糕点里的幸福味
i东莞 2020-11-22 20:47:50

麻涌镇华阳湖畔的中大创客坊,每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学生纷纷走出校门,喝着酸酸甜甜的柠檬茶,撸着色香味俱佳的烤串,一时间,嘈杂的人声与诱人的烟火气鲜活了整条食街。

创客坊里,有一家售卖岭南传统糕点的小摊位并不起眼,却吸引了不少食客,食客多半是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学生。不时有同学称赞道:“阿叔,你做的桂花糕清爽可口,比酒楼卖的好吃多了。”摊主笑了笑说:“每一件糕点都是心血,这是我的梦想,希望能传递出幸福的味道。”





晚年拜师学艺做糕点

与学生建立深厚情谊

摊主今年71岁,麻涌镇华阳村人,名叫冯仲基,周边的村民都亲切地称他为“基叔”。早年,基叔曾是一名教师。后来,因为一个小小的意外,他离开了学校。此后的几十年,他种过香蕉,开过船,打过不少零工。尽管基叔勤奋、拼搏,但因上有老、下有小,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后来,他老婆找到了一份在餐厅里洗碗的工作。也正是这份工作,让他与糕点结下不解之缘。基叔说,在餐厅里,他老婆结识了一位做红豆糕和绿豆糕的师傅。当糕点师傅得知基叔承担着家庭重担后,动了恻隐之心,并收了基叔为徒。

2012年,基叔在一家大型企业附近的步行街卖起了糕点。有一天,基叔途经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当他看到一个个青春洋溢的大学生时,突然灵光一闪,“机会来了”。



当时,中山大学创客坊还没有建立起来,基叔每天在学校对面准时开档,日子久了,被他的糕点吸引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有一天,一位大学生不慎遗失了钱包,基叔知道后,担心他饿肚子,二话不说给他递上满满的一袋糕。平时,熟络的学生路过他的摊位时,他总也热情地请他们吃上一两块。久而久之,基叔与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

让基叔难忘的还有一件事: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晚上7点还未到,摊口仍未卖出一块糕。看着天色,基叔有点彷徨,因为这些做好的糕不能隔夜。正打算收摊之时,忽然一群学生走出校门往他的档口走过去。

“基叔的糕很好吃!大家都来帮衬他!”说话之人正是之前不慎遗失钱包的学生。基叔知道,学生体恤他年迈,为他着想,冒着狂风大雨也出来找他买糕点。此时,基叔心头一暖,千恩万谢不知如何表达。

研制新糕点不惧挫折

8年依旧卖10元一斤

随着中大创客坊建成,基叔也租下了固定摊位。看着周边商铺林立,学生拿着特色小吃来来往往,只卖红豆糕、绿豆糕似乎过于单调,于是基叔又创新制作了桂花糕、红枣糕、椰汁糕、菠萝糕等。

基叔告诉记者,师父只教他做过红豆糕、绿豆糕。其他品种的糕点是他自学的,“椰汁可以止咳,桂花可以养颜,红枣可以补血……我只希望能多做出一些特色糕点。”

小小的糕点,做起来一点儿也不容易。比如马蹄糕,马蹄要逐个洗净削皮切好,不能拍,否则不脆,马蹄粉也要细细过滤……从准备食材到制作成型,再到静置冷却,竟要花上十个小时。

制作过程中,粉、糖、水的比例十分重要,比如椰汁糕,要是放的水少了,做出来的糕会很硬;而用同样比例的水去做马蹄糕,做出来的糕却又太稀。



研究和制作美食需要时间和心血。刚开始时,基叔经常垂头丧气地将制作失败的糕点倒进河涌里喂鱼。对基叔来说,倒掉的不光是糕点,还有信心。那时,学生看到基叔闷闷不乐,知道他做糕又遇到了挫折,纷纷前来给他打气。

“敢于坚持和突破,就一定能做出更好的糕点。”多年后的今日,这句话仍让基叔铭记在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次反复摸索中,基叔终于找准了配方,研制出色味俱佳的创新糕点,学生们尝过了纷纷赞不绝口,生意也日益火爆。

八年来,基叔每天风雨无阻准时迎客。每每看着学生,基叔总觉亲切,因而多年来,他从未提价,始终按照每斤十元的价格销售,只为了让学生少花钱、能吃饱。

如今,很多餐厅都已经用机器代替手工,每日制作成百上千屉糕点都不是难事。然而,对于传统手艺人来说,每一件糕点都是心血。基叔说:“用心做好每件糕点,这是我的梦想。”

小小的糕点是基叔的梦想,也是创客坊传递出的幸福味道。

文字/袁健斌 通讯员 何翊歌

摄影/麻涌供图 视频/无

编辑/钟彦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