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城——聚焦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活动③|五大工程支撑,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i东莞 2021-04-21 10:37:13

4月21日上午,东莞召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政策发布会,解读《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重磅发布松山湖科学城发展总体规划、科学功能规划和空间总体规划纲要。

松山湖科学城是新时期东莞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和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重要战略平台。

东莞提出,要举全市之力,聚八方之智落实国家战略部署,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发布会对《若干意见》进行详细解读。

▲4月21日上午,东莞召开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政策发布会。

去年10月,东莞市审议通过《若干意见》,提出松山湖科学城将围绕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同时,提出松山湖科学城的重点任务,可以概括为“五个工程”:即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发源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知识产权示范地、科学人文宜居地。

以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策源地工程为例,东莞将加快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积极争取一批国家级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地,逐步形成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中度和显示度;高标准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华为运动健康科学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平台,有序构建一流实验室体系;加快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建设进程,促进一流研究型大学建设取得新进展。

在打造新兴产业发源地方面,东莞将抓住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创新链与产业链交融、科技企业培育、生产性服务体系等重点,汇集新兴产业集群;在创新人才集聚方面,通过实施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建构国际化科研人才交流平台等手段,促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聚集;在建设知识产权示范地方面,主抓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知识产权保护2个关键;在营造科学人文宜居地方面,通过融入大湾区交通生活圈、加强文化、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的供给,创造更加优越的综合环境。

据了解,为促进《若干意见》的实施,东莞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土地整备、空间规划与建设、综合推进、发展规划、科学功能、产业发展等工作专班。同时,东莞还与中科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组建高规格专家咨询委员会,向“最强大脑”借智借力。

文字:张华桥 向连

摄影:郑志波 视频:杨溪 黄智谦

编辑:符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