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系列访谈⑧|长安镇:下好服务先手棋 做好群众贴心人
i东莞 2021-06-18 09:06:56

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对辖区内水污染综合整治、“绿道之城”建设等重大项目实行包保责任制……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长安镇党委政府坚持把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与当前各项工作贯通起来,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努力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的工作实效。同时,长安在谋新局方面,继续完善群众关注的教育、医疗、城市建设等民生实事,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湾区智造之都、魅力品质长安”建设目标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近日,长安镇党委书记叶孔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细介绍“我为群众办实事”的长安做法以及成效。

■作为今年长安镇10个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推进5段绿道和1个主题公园建设正在着手规划筹备当中,计划年内落地建成

■实践案例

加快建设“绿道之城”

登高俯瞰城市全貌、就近欣赏海边风光……背山面海、兼具良好生态底色的长安正着力打造“绿道之城”。作为今年长安镇10个民生实事项目之一,推进5段绿道和1个主题公园建设正在着手规划筹备当中,计划年内落地建成,加快推进“绿道之城”建设工作,逐步实现“通山达海”的美好愿景。

长安按照“拨草现珠,串珠成链,多链成环,环环相扣,扣扣相通,通山达海”富有长安特色的思路,高品质打造“绿道之城”,计划分近中远规划,建设近150公里绿道,串联镇内各类优质生态资源,以生态赋能促进城市升级和产业升级。

■百姓心声

我平时都会在马山休闲公园散步,如果这里能够建成一条循环性的绿道,对于长期居住在这里的市民来说,将极大方便运动休闲。所以,我很希望加快“绿道之城”建设,有更多亲近自然的机会。

——市民陈勇军

我每天都会带着小孩子到铜鼓山公园游玩,这里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我对长安建设“绿道之城”充满期待,将有更多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市民古飞红

■叶孔新

■对话

长安镇党委书记叶孔新: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记者: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长安征集哪些群众意见,办实事的重点有哪些?

叶孔新:长安党史学习教育以“三学四讲五做”为主要抓手,将党史学习教育和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持续用好红色资源引导党员群众知党史、感党恩、跟党走,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努力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赋能长安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体现长安特色、长安担当。

长安面向各部门、各单位征集“我为群众办实事”工作事项,全面打通“12345”平台、“阳光雨党群服务中心”、“智网工程”、“新时代文明实践线上平台”等渠道,通过电话、网络和现场等渠道, 面向群众征集“办实事”意见建议。

目前,长安镇各部门从为民惠民便民的教育、医疗、交通、水、电等民生项目方面,提出“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240项,解决环境治理、交通疏导、济困助学等问题58个。

同时,结合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以2021年镇委镇政府重点工作、镇政府十件民生实事等为基础,综合采用重要数据平台分析、镇人大建议等多种方式,制定镇领导“我为群众办实事”备选项目。由镇领导督导分管部门和驻点社区围绕群众所急、所难、所愁、所盼,开展各项工作。

目前,已收集汇总镇领导班子“我为群众办实事”备选项目56个,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重点做优“两个支点”,一个是OPPO研发中心项目,另一个是vivo全球总部,营造“两个亮点”,即两个省市合作用地,进一步补强医疗教育短板,长安未来发展可期,群众可以分享到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高品质幸福生活。

记者:长安聚焦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如何办好实事,让群众享受更多改革发展红利?

叶孔新:长安以大兵团建设、大力度治污、大范围清淤、大跨度补水、高品质造景方略,市镇社区三级投入近60亿元推动水污染综合治理,茅洲河水质稳定优于Ⅳ类水,随之带来的生态品质、城市品质、产业品质、公共服务品质和绿色发展理念“五个升级”红利不断显现,以此为萌发点的全镇“绿道之城”建设,将打造出“山水林田湖海”优质生态要素互融互通的生态文明新格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局面。

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方面,长安全面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构建“1+5+4+1”教育版图(“1+5”是旧盘口,扩建1间公办初中,改建5间小学;“4+1”是新课题,在TOD省市合作用地上新建4间中小学,1是新建步步高学校)。近期迅速推动实验小学、第一小学、实验中学第二校区改扩建工程,缓解群众入读公办学校的供需矛盾。至2025年,新增学位18860个,在2019年底提供19271个公办中小学学位的基础上,增加了97.9%。

同时,在交通安全整治方面发力,大力推进重点骨干道路升级改造,启动振安路、靖海东路(振安路至建安路段)升级改造工程,加快推进西大街接莲湖路、上新路接莲湖路前期工作。加快推动福海路、振海路、兴海路、中海路、华海路和东海路等6条道路对接滨海湾新区。加快改造长安镇北部片区内部道路,以vivo全球总部、步步高学校等系列重点工程周边道路交通提升工程为牵引,加速推进莲湖路升级和北部片区接入环莞三期道路建设,实现便捷接入环莞快速、虎岗高速,从而达到快速通达深圳。

记者:长安在停车位以及医疗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叶孔新:医疗卫生服务提升方面,提高存量医疗资源质量,提升长安医院的就医环境和服务能力,建成立体停车库为医院增加200多个停车位,购置更新充实一批医疗设备;创建“名医工作室”和“名教授工作室”,引进省内三甲医院等专家和教授开展学术讲座与业务指导,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省级专家教授的诊疗服务。

同时,积极谋划新医院建设,在TOD省市合作用地规划建设一所210亩的三甲医院,使长安公立医院规模从现有的30亩跃升到240亩,全面补齐多年来的医疗短板。深化医联体建设,提升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长安医院、乌沙医院等镇内多家医院分别与省内多家三甲医院签订合作协议组建医联体,全镇共组建医联体62个。通过医联体的带动,不断提升长安镇医疗机构医疗技术和服务能力。

停车秩序综合整治工作方面,长安鼓励社区利用闲置地及未利用地建设高层停车场,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其次,综合整治停车秩序,编制停车专项规划,统筹整合中心区的停车资源,规范路内停车管理,建立智能化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能和水平。

文字:甘劼伟

摄影:陈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