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系列访谈⑩|大岭山镇:走好“六步棋” 实现高质量发展
i东莞 2021-06-21 09:32:28

成立党史学习教育文艺宣传队,用红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投入约2亿元,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推动“一道二桥三中心多节点”项目建设……

■加快建设“湾区制造业名镇、宜居魅力大岭山”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岭山用好用实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悟思想为根本,以办实事为重点,以开新局为目标,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日前,大岭山镇委书记张拔海接受东莞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用学习智慧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把“办实事”与“开新局”贯通起来,围绕“贯彻发展新理念、培育经济新动能、打造城镇高颜值、实现发展高质量”工作目标,走好“优城市、重创新、提产业、深改革、强基层、惠民生”六步棋,加快建设“湾区制造业名镇、宜居魅力大岭山”。

■对话

大岭山镇委书记张拔海

用好红色文化资源 点燃党史学习热情

■张拔海

记者:大岭山党史学习教育总体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与特色?

张拔海:大岭山镇是抗日根据地革命老区、东江纵队的摇篮,传承着宝贵的红色基因。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们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把理论学习同实践工作结合起来,切实转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一是强化党的领导作用,统筹布局党史学习教育。我们每周召开党委会专题开展领导班子党史学习教育,目前已累计开展主题学习13次。

二是强化制度引领作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下沉。制定出台《大岭山镇2021年1+1+N党建工作方案》《大岭山镇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方案》等方案,为党史学习教育下沉到村(社区)党组织及“两新”党组织等基层党组织强化了制度支撑。

三是强化党员带头作用,点燃党史学习热情。用好用实大岭山镇抗日根据地旧址、东纵纪念馆等红色阵地,全力深化“一红二源三香”的文化内涵,精心策划“红色党课”“红色讲古台”“红色旅游线路”“红色文艺宣传队”“红色文化节”等一批形式鲜活富有特色的活动,推动党史学习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社区。

投入约2亿元 大力推进乡村振兴

记者: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岭山收集了哪些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如何通过“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张拔海:大岭山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推动发展、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和工作实效,把大岭村红色美丽乡村试点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抓手。深挖红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计划投入1.98亿元,推动“一道二桥三中心多节点”项目建设、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红色氛围营造,以及东纵纪念馆周边道路升级改造。

在城市品质方面,投入约2亿元,实施“15分钟优质生活圈”三年建设计划,推进大岭山大道景观提升工程等22个工程建设。政务服务方面,大岭山镇政务服务中心新大楼已投入使用,设置了90个窗口,有28个部门进驻,1123个事项实现“一门式”办理,970个事项实现“一窗通办”。

教育供给方面,推进中心小学、第一幼儿园和中心小学水朗分校等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可新增学前、小学学位共1350个;明年3月可新增小学学位2160个。医疗保障方面,推进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新门诊楼、养老院二期和社卫中心新大楼等项目建设,预计今年可新增病床位、养老床位共280个。社卫中心新大楼明年7月建成后,可实现日门诊接诊1000人次、日接种1500人次、日康复病房住院50人次。

走好“六步棋” 建设宜居魅力大岭山

记者: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新局?

张拔海:接下来,大岭山将围绕“贯彻发展新理念、培育经济新动能、打造城镇高颜值、实现发展高质量”工作目标,走好“优城市、重创新、提产业、深改革、强基层、惠民生”六步棋,加快建设“湾区制造业名镇、宜居魅力大岭山”。

一是抓好空间品质提升。深化“一心二轴三带四站五组团”空间格局,加快推动轨道交通1号线大岭山三站TOD、TID综合开发。以“工改工”为城市更新主攻方向,大力拓展优化一批产城融合新型农村社区。

二是抓好创新驱动战略。依托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科技元素集聚优势,加强对科技研发人才的引培,突出科技创新企业主体地位,加快构建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

三是抓好产业体系升级。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企业和上下游配套企业实施精准招引,推动土地等资源向优质企业倾斜,着力培育4个百亿元产值企业、多个50亿元产值企业和不少于4个总部在大岭山的国内上市企业。加快推动家具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打造多元支撑的“4+1+N”产业体系。

四是抓好改革开放发展。积极融入松山湖功能区“1+9”统筹发展,举全镇之力支持推进松山湖科学城建设。

五是抓好社会基层治理。以“智慧大岭山”建设为导向,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为目标,加快打造智慧城市运营中心。

六是抓好民生福祉事业。不断优化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交通等公共资源供给。

■实践案例

创新推行“安全特派员”制度

全镇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75%

针对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安全生产事故偶发”的问题,大岭山镇创新推行了“安全特派员”制度,根据企业安全生产工艺危险程度、企业规模及近年来是否发生过生产安全事故等情况,将近万家企业分为A、B、C三类管理,委派安全特派员入驻企业,指导企业开好安全生产内部会议,服务指导企业开展整治工作,压实企业主体责任。

目前,“安全特派员”已深入100多家重点企业指导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今年以来,全镇安全生产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75%和50%,消防安全事故数同比下降12.7%。

■百姓声音

安全特派员制度对我们的生产安全非常有效,落实到我们生产安全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角落,帮助企业排除隐患。

——东莞市康嘉丽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华

文字:吴金华

摄影:郑志波、大岭山供图

编辑:唐嘉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