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系列访谈⑱|万江街道:着力推进“两提升、两拓展”项目
i东莞 2021-06-29 09:03:18

投入约2亿元,扩建公办中小学,建成后提供公办学位4210个、宿位1850个;投入6000万元,建设万江社会福利中心;年底前全面完成市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建设8.8公里都市型碧道;投入1.1亿元对各社区进行改造升级……近日,万江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怀晋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万江历届领导班子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基础上万江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同部署、同推进,着力提升万江产业发展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和拓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成效、民生福祉工作成效,做到“两提升、两拓展”,让为民办实事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

■万江将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拓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成效。图为“三江六岸”滨水岸线首期项目景点

■对话

万江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怀晋:

发展经济是最大的实事

记者:万江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哪些进展,接下来将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郭怀晋:自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来,我街道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群众、深入生产一线、深入服务对象,广泛听取意见、了解民生需求。其间,共收到各类反馈意见256条,其中城市管理类、城乡建设类的意见和建议最为突出,分别为86条和15条。我街道综合市民反馈意见以及当前工作实际,研究确定“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17项。

接下来,万江将着力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拓展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成效。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落实9项道路和桥梁新建、改建工程,投资规模共计约2.92亿元;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9座,建设14处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座垃圾分类主题馆;投入8000万元,建设河涌综合治理项目(二期),新建不少于140公里雨污分流管道。

人居环境品质提升方面,抓好“三江六岸”示范段一期的运营维护,全力配合“三江六岸”示范段二期建设,建设8.8公里都市型碧道,精心打造滨水亮点;投入1.1亿元,谋划46个项目,对各社区的小公园、闲置地、巷道、路灯、鱼塘等进行改造升级,推动社区人居环境品质再提升;开展“两违”整治、田间窝棚整治、“千箱美化”、“万池修整”、口袋公园、人行道畅通、照明“暗区”整治、生活垃圾示范社区和示范小区创建、垃圾转运站升级、植花造景等工作,以绣花功夫,推进大城细管,精心打造每一处街巷、景点和建筑,让城市一步一景、步移景换,于细微处展形象、显魅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

■郭怀晋

记者:与广大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福祉方面,万江街道有哪些谋划?

郭怀晋:我街道坚持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拓展民生福祉工作成效。接下来将从教育扩容提质、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三方面下大力气:

一是落实教育扩容提质攻坚行动。投入约2亿元,扩建街道的公办中小学,预计今年将全部建成完工,建成后提供公办学位4210个、宿位1850个。二是切实兜牢民生保障底线。投入6000万元,建设万江社会福利中心,预计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扎实推进民生服务“双百工程”,确保年底前建成社工站(点)12个,配备专业社工不少于32名,实现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服务全覆盖。三是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年底前全面完成市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配齐文化馆、绘本馆、图书馆、多功能剧场和演播厅、少年宫、工人文化宫、白玉兰中心等功能设施。组织150场以上各类群众文艺活动。推进博物馆小镇建设,对现有民间建设的博物馆、展示馆、村史馆等资源进行整合,同时财政投资建设历史文化陈列馆、龙舟文化展示馆、城市规划展示馆、茶文化博物馆等四大文化场馆,让群众共享文化惠民成果。

记者: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万江如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新局?

郭怀晋: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认为,发展经济是最大的实事。万江街道坚持把先进制造业作为最主要的发展方向,因地制宜,推进都市型工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提升万江产业的发展质量。

当前,万江大型龙头企业比较少,工业总产值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只有2家。这是我们亟须补强的重点。接下来,我们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强镇建设。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辖区企业做大做强,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力争2021年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70家,新增规上高企18家。二是扎实推进精准招商。建设市政联合招商基地,争取招引30亿-50亿元的大项目。以产业发展的新突破为万江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后劲。三是扎实推进产业空间载体建设。集中力量在拓空间上打好主动仗,通过街道社区合作新建一批,坚决清退“散乱污”企业腾挪一批,推进社区级工业厂房升级改造扩容一批,抓紧推进“工改工”盘活一批,切实为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拓空间、增后劲。

■实践案例

新昌大桥正式通车

“以前从陈屋工业园到恒佳石材城中间隔了一条河,要过对面,需要绕路3.8公里,才能到达”。陈屋村民陈先生说,如今新昌大桥的通车,为两岸居民提供了便利。6月23日,万江街道举行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新昌大桥通车暨流涌尾大桥动工仪式。

新昌大桥连接万江街道新村社区和道滘镇昌平村,北起万江街道新河路,南至道滘镇新兴路,横跨赤口河,桥梁全长325米(含跨河段117米),桥宽22米,最大跨度35米。该大桥的通车加强了万江与道滘互联互动,为赤口河两岸的居民提供了交通便利。

当天流涌尾大桥也正式动工。万江街道流涌尾大桥工程位于万江街道流涌尾社区和小享社区,是万江街道内部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流涌尾大桥建设总投资估算为1.34亿元,南起汾溪路,北至小享机耕路,桥梁全长约630米,桥宽24米,为双向四车道。大桥于2021年6月动工,计划于2022年12月完工。大桥建成将贯通万江街道西部纵向交通要道,能有效促进周边社区经济交流,对周边群众出行及万江西部片区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万江街道重点推进望万道(万江段)联网路工程。该项目结合万江街道西部片区开发战略,建设万江与道滘镇际联网路,带动周边经济交流。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3亿元,总占地面积120亩,全长约2公里,包括新村大道、新村南二路、望万道(万江段)道路工程等3段道路。

■百姓心声

每天上班,我都要从万江到赤口河对岸的道滘上班,直线距离不到500米,却因为附近没有桥,几乎每天都要绕一个大圈,奔波4公里才能到达。自从有了新昌大桥,不仅节约了上班通勤时间,还省下了因绕路而产生的费用。

——市民陈先生

文字:张喜林

摄影:郑志波 郑家雄

编辑:黄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