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小康,东莞交上了一份亮丽答卷: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重要指标,一批重要改革成果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以松山湖科学城纳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为标志,创新生态建设从点上分散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城市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提升,“三位一体”都市核心区初具雏形;民生社会事业实现长足发展,文化旅游体育事业持续繁荣……东莞的发展和变化,让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一一照进现实,让小康社会的底色更足。

回眸“十三五”,东莞经济交出了这份答卷: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重要指标,地区生产总值从2015年的6665.3亿元增至2019年的9482.5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高收入经济体水平,先进制造业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从47.0%提升至54.2%,外贸综合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


大科学装置加速集聚,重点实验室、国际创新创业社区、创新型大学等重要创新平台布局更加丰富,人才集聚效应更加明显,全社会R&D投入强度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十二五”期末的6.3倍……东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创新能级显著提升,国家创新型城市形象不断彰显,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在这里圆了梦。

经济实力飞跃,支撑全面小康品质提升。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电子信息产业成为首个超万亿元的产业集群,支柱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健康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传统产业不断深化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企业“倍增计划”取得扎实成效……“东莞制造”,正向“东莞智造”加速转变。【详情

“十三五”时期,有着高度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东莞,围绕建设“湾区都市、品质东莞”的战略部署和价值追求,坚持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有力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近年来,东莞持续深化“博物馆之城”建设,逐步建立起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互为补充,多行业和多种所有制博物馆全面发展的博物馆体系和市、镇、村三级博物馆网络。目前,全市共有博物馆53座,其中非国有博物馆36座,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达10座,居全省第二。


“十三五”期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东莞,积极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速文化遗产活起来,在城市更新和品质提升中传承城市文脉。目前,全市共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30处,是全省国保单位分布密度最高的地级市。


非遗活态传承同样有声有色。在国内率先建立非遗产品展示交流研究创新平台“东莞非遗墟市”,成立“非遗墟市粤港澳城际联盟”。2020年开启东莞非遗“数字化传播元年”,推出“东莞非遗墟市”小程序,打造互联网非遗新IP“非遗小姐姐”。创新策划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推动非遗在校园常态化。【详情



“十三五”期间,东莞全面排查整治“散乱污”企业约5.7万家,堵住了企业偷排废气的“漏洞”。累计压减煤炭400多万吨,推进17家自备电厂煤改气项目开工建设,淘汰改造燃煤锅炉、生物质锅炉746台;组织专家团队对VOCs企业入厂帮扶,完成VOCs企业整治10674家;淘汰国及以下柴油车超过1.6万辆,试点建设绿色物流片区,引导城市配送企业使用纯电动货车,全市公交100%纯电动化。实践证明,这系列措施,重拳出击,招招见效,从源头减少了污染物排放,促使企业走上绿色发展之路。

“十三五”以来,东莞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知重负重,攻坚克难,举全市之力推动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胜利。“十三五”时期,东莞新建污水管网1.2万公里,累计建成1.3万公里;新扩建污水处理项目18个,污水处理能力从258.5万吨/日提升至373万吨/日;危废收集处置能力达57.49万吨/年,生活污泥处理能力达2710吨/日(含910吨/日应急能力),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1.2万吨/日,实现新增生活垃圾全焚烧、零填埋,从源头解决了污水直排河涌现象。【详情

社会治理,平安建设是基石。作为平安城市建设的主力军之一,“十三五”期间,全市公安机关紧扣群众最烦心、最关注的点,全面开展了“打两抢破小案”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全力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建设平安东莞。


连年的打击整治,东莞“小案”治理成效逐步显现:2018年全年“两抢”案件同比下降近八成,2019年同比下降超过五成,2020年同比再降超六成,“两抢”案件数实现断崖式下降。

破“小案”、打“两抢”成效肉眼可见,但东莞的社会治理目标绝不止于此。通过良好的社会治理,让生活在这座城市的人们,融入、认可携手共建成长之城,才是目的所在。“十三五”以来,东莞公安机关深刻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为此,东莞公安机关将更多的警力下沉到了基层,让警力成为带动群众、融入群众的抓手和纽带,通过建立基层警务机制、反诈入户宣传等工作走到群众身边去,保护群众、服务群众,增强群众的防范意识,实现“打防结合”,共建平安东莞。2020年,东莞公安部门多方位探索区域综合安全治理的机制手段,成立市局、分局两级基层基础委员会,以社区警务为支点,全面健全完善社区警务工作机制,全市760多名社区民警走进了社区,来到了群众身边。

社会治理没有终点,东莞市民的安全感、获得感也注定会和城市的成长同步提升。东莞铁骑、社区民警、东莞义警……展望“十四五”,必定会更多的这类社会治理的“品牌”元素,护航1000多万东莞市民奋进美好新时代。【详情


“十三五”期间,东莞坚定不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力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市,东莞教育实现新的跨越。教育水平明显提升,惠民体系不断完善,发展格局更加开放,发展能力持续增强,改革活力进一步彰显。

“十三五”以来,东莞积极应对适龄入学人口的快速增长,着力部署新一轮的教育扩容提质,回应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位需求。


2020年3月,市政府发布“一号文”,全面启动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行动,至2025年推动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31所,增加学位34.24万个。


2021年计划新改扩建45所公办中小学,预计8月底前将完工35所,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约3.59万个,12月底前再完工10所,新增学位约1.09万个。

“十三五”期间,东莞以集团化办学、品牌学校培育、未来学校建设、“公托民”试点等举措为依托,通过“集团化”带动一批、“品牌化”培育一批、“未来化”引领一批、“精准化”扶持一批,发挥龙头学校优质资源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全市学校优质均衡发展。让家长们实现“在家门口就可以上好学校”的愿望。

孩子下午4点半放学,双职工家长仍在上班,接孩子放学成为困扰。东莞高度关注市民接送孩子放学难、孩子下午课后监管难问题,2020年将“年内推动60%以上公办小学提供校内下午课后服务”纳入了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详情

“十三五”期间,东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444.91亿元,新增道路456.87公里、轨道157.7公里,搭建起了湾区都市“四梁八柱”,城市发展空间全面延伸,基本形成了外联内畅的“大交通”格局。


“十三五”期间,全市共建成轨道157.7公里。轨道交通从无到有、加速成网、正式迈入轨道交通时代。地铁2号线、莞惠城际、穗深城际正式通车,建成高铁枢纽1座、普铁枢纽3座、城际枢纽多座,东莞交通枢纽地位显著增强,区域辐射力持续提升,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互联互通进一步深化。

“十三五”以来,从莞高速、南沙大桥、莞番高速一期、深圳外环高速主线建成通车,东莞正在加速形成“五纵四横六连”的高速公路格局。


整个“十三五”期间,东莞新增道路456.87公里。截至2020年底,全市道路总里程6397.99公里,道路密度约260.08公里/百平方公里,从空间结构上强化城市内外联系,推动我市深度融入大湾区一体化交通体系。


“十三五”期间,东莞公交服务供给持续优化,通过公交资源整合,结束了“一镇一公汽”的局面,全面实行片区公交为主体的一体化公交模式,实现公交车纯电动化率100%。截至今年6月,东莞优化城区片区公交线路52条,完成城区片区公交站台港湾式改造52座。

东莞推进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62.5公里的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启用后,将进一步提升公交的运行效率,提高市民公交出行的便利性,吸引市民从驾车出行方式向公交出行方式转变,实现绿色环保出行。

“十四五”期间,东莞将牢固树立“综合交通、品质交通”发展理念,努力推动从公路交通向综合交通转变、从功能交通向品质交通转变、从常规公交向公交都市转变、从以小汽车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变。【详情



“十三五”期间,东莞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各险种总参保人次为2611.78万元;社会养老保险退休人员养老金平均增长3.57%,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250元提高到400元,为企业减免社保费超过200亿元;实现户籍与非户籍同等缴费、同等待遇。


推行“预约办”“线上办”“指尖办”,社保高频服务事项网办率提高到91%;推动“诊疗一卡通”、电子社保卡、“东莞人社”小程序等线上和线下平台深度融合,社保经办服务全面升级,签发电子社保卡624万张……


“十三五”期间,东莞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目标值3%以内,1.0、2.0版“促进就业九条”相继出台,9.07亿元就业创业补贴惠及94.98万人次,城镇新增就业45.34万人。


这串数据从何而来?“技能人才之都”工程是最大的功臣之一,十三五期间,东莞进一步完善了覆盖技能人才培养全链条、全过程的“1+10”政策体系,累计超过130万人次提升学历技能素质。专业镇发展开展“一镇一品”产业人才培训50.54万人次,102个“技师工作站”相继挂牌开展“传帮带”,400名“首席技师”成为广大劳动者职业成长的标杆……【详情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一个个美丽乡村涌现在莞邑大地,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村组集体经营总收入130.9亿元、纯收入9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9.6%;全市累计建立起涵盖3730个项目、总投资额4350亿元的乡村振兴市重点项目库;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落成,70个特色精品村创建启动。


村庄美、村民富是东莞乡村振兴的真实写照。至2020年底,全市村组两级集体总资产达到2040.4亿元,总量约占全省同级的三成、全国的5%,发展态势良好。今年上半年,全市村组集体经营总收入130.9亿元、纯收入97.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2%、19.6%。


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书写群众满意答卷。目前,我市农村生活

垃圾、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深入推进,全市自然村“三清三拆三整治”任务基本完成,村庄保洁覆盖面和垃圾处理率达到100%,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97%,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100%,实现了“干净整洁村”全覆盖,65%村(社区)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50个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落成,70个特色精品村创建启动。【详情

  •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莞村小康路

    为全景展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非凡历程、辉煌成就和成功经验,呈现全市上下勠力同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攻坚克难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和伟大壮举,即日起,i东莞推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莞村小康路》系列报道。

  • 专题|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

    继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们即将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为充分展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奋力谱写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壮丽篇章,即日起i东莞推出《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同心奔小康》栏目。

 Copyright©Dongguan Daily All Rights Reserved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187号
ICP备案号:粤ICP备09049230号  经营许可证号:粤B2-20090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