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访谈㊲|市工信局:实时感知企业需求 完善企业服务体系
i东莞 2021-07-14 08:51:02

东莞是国际制造业名城,如何服务好全市19.8万家工业企业,是市工信局头等大事,也是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7月13日,记者对话东莞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詹志斌,詹志斌着重强调,“我们要强化工信部门的服务职能,想企业所想,忧企业所忧,让企业越来越感受到政府服务是贴心的。”

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对企服务相结合,全面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机制,聚焦企业发展难题,扎实开展对企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詹志斌 

■对话

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詹志斌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优秀政府服务品牌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你有何学习的心得体会?

詹志斌:习近平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振奋人心,是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

通过学习思考,我感受到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改革开放以来全体东莞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培育形成了涉及24个行业和6万多种产品较完整的制造业体系,让东莞这座国际制造业名城蜚声全球。因此,无论是以前,还是未来,我们都要紧紧依靠人民,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更好地推动工业和信息化加快高质量发展。

不仅要依靠人民,更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市工信局必须用心用情服务好全市19.8万家工业企业和1000多万市民,充分利用“企莞家”平台信息化手段,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记者: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如何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上发力,取得了哪些成效?

詹志斌: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与对企服务相结合,全面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机制,聚焦企业发展难题,扎实开展对企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线上服务方面,我们优化提升了“企莞家”公共服务平台,全天候强化对企服务,升级推出政策一站享、服务一站享、项目全流程等三大功能。“企莞家”平台打通了市商务局等市直部门政策系统,完善了数据库,推动由“政策一站知”向“政策一站享”转变,并大大减少申报材料和简化申报流程。今年以来,平台处理企业诉求152条,诉求办结率为79.6%,企业满意度达100%,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此外,平台还实现了对项目进度的定期监测和项目问题的及时分析,目前平台已梳理入库项目达1620宗,年投资计划总额达792.2亿元,在此推动下,今年1-5月全市累计完成工业投资320.7亿元、同比增长37.6%,技改投资201.1亿元、同比增长53.1%。

■东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企莞家”畅通了政企对话沟通渠道,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图为“企莞家”数据中心 

线下服务方面,我们积极走访协调,解决企业诉求。市工信局依托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更好地帮优质企业解难题促发展。同时,建立了线下促增长企业走访机制,组建了16个服务组,开展上门服务。今年以来,累计线下走访企业近900家次,受理企业有效诉求169宗,在相关部门的通力合作下,推动解决了约1.62万人的企业用工诉求,推荐约1400家企业纳入保障用电名录,为25宗优质项目对接了约800亩用地需求。

今年以来,为企业缓解融资难题,我们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平台,举办了多场融资对接活动。1-5月,推动六家合作银行累计为我市战略性产业集群2854家次企业新增融资454.8亿元,支持企业数排名全省第三,融资金额排名全省第二。我们也积极通过融资租赁贴息、融资担保等方式,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制造业实体经济的支持。今年,我们将白名单企业从2019年的35811家扩展到45489家,推动白名单企业新增贷款10539笔、贷款金额407.0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0.71%、131.05%。为满足高成长企业融资需求,我们大力引导银行创新金融产品,推出“专精特新贷”等5款创新金融产品。另外,我们还与东莞建行签署了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推动东莞建行承诺5年内向我市产业集群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计划”试点企业等,提供不少于5000亿元综合融资服务支持。

记者: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市工信局如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新局?

詹志斌: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提升企业和产品附加值,实现绿色、节能生产。

我们总的思路是聚焦四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和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以集群化、高端化、数字化、品牌化、绿色化发展为方向,力争产业发展规模跃上新台阶、企业发展质量再上新水平。

我们要做好“3+1”产业集群的统计监测工作,制定出台行动计划,推动资源要素向产业集群集聚、政策措施向产业集群倾斜。

在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建设方面,进一步做好基地机制体制创新、土地收储整备等工作,打造高质量平台、发展高质量产业、集聚高质量人才。

在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方面,加快印发《东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推动成立东莞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产业联盟,争取成为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业互联网上云用云试点。我们将高标准认定3-4家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引入一批高水平工业互联网服务商,增强本地数字化转型技术力量支撑。

■实践案例

不到一个月解决企业用地需求

“市工信局和市倍增办的服务十分高效到位,不到一个月就解决了我们的燃眉之急,太感谢了。”永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永林电子”)的财务经理苏建兴向记者称赞市工信局的服务。

永林电子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光电产品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今年1月,该公司想在现有厂区通过调高容积率扩建厂房,但却因为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无法报建。永林电子1月30日在“企莞家”平台提出“申请配置建设用地指标完善企业集体土地用地手续”的诉求。

市工信局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收到企业诉求后,我们第一时间通过平台线上流转给市自然资源局、樟木头镇等责任单位核实问题情况,同时通过函件征求市工信局、市自然资源局、樟木头镇办理意见。2月14日,我们组织了工作人员实地走访,同意通过以市工业调度组会议‘一事一议’的方式,2月23日,经市工业调度组会议研究审议,确定支持该企业配置建设用地指标及按相关程序补办供地用地手续,目前上述用地指标市自然资源局已确定从2021年度用地指标予以落实,樟木头镇已按照相关程序报送材料,预计第三季度完善供地手续,该公司有望年内进行厂房扩建”。

据了解,该厂房扩建完成投入使用后,可为企业增加5.5亿元的产值。

■百姓心声

市工信局的企业服务高效贴心,在我们企业发展和壮大的过程中,想我们所想,快速帮助我们解决遇到的问题难题,为我们提供了必不可少的支持和服务,为我们发展保驾护航。

——永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财务经理苏建兴

文字:向连 

摄影:首席记者 程永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