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春暖花开,扬眉“兔”气,新学期如约而至。


      《东莞时报·莞邑少年》推出“沿着历史学古诗”新学期特别策划,作为送给少年们的新学期礼物。让我们以历史为脉络,以古诗为舟楫,走进传统文化浩瀚的星辰大海。

沿着历史学古诗.jpg















2023









以历史为脉络,以古诗为舟楫。“沿着历史学古诗”里的每一首古诗不仅写得好,还能反映出特定的历史背景,读完这些古诗,你不仅会爱上诗,对中国历史也会有更深的了解>>

从《诗经》读懂先秦民风

卫风就是卫国的民歌。卫国是周朝灭掉商朝后,为了安排商朝留下的百姓而建立的诸侯国。《诗经》很多名篇都出自“卫风”。
楚汉之争,为何笑到最后的是刘邦?

从《大风歌》《垓下歌》两首诗看楚汉之争,为什么最终刘邦会赢?诗歌告诉我们答案。
透过古诗看乱世英雄曹操

有学者认为,能称上文韬武略的帝王,曹操算上一个。写《观沧海》时,曹操虽还没统一天下,但诗中已有帝王之诗的气象。你看出来了吗?
采菊东篱,陶渊明为何不断被模仿?

进可攻,退可守,这不仅是诗的新境界,也是人生的新境界。千百年来,它丰富着中国人的选择,也抚慰着中国人的心灵。
一首《出塞》 尽显雄壮“大唐气象”

最好的边塞诗既要体现报效国家舍生忘死的英雄气概,又要怀着“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同情心。
安史之乱爆发,李白杜甫都在干啥?

李白在58岁时写下豪迈诗作《早发白帝城》。那时,唐朝社会正经历一场大叛乱,李白的人生也遭受一场大挫折。
从范仲淹诗看宋朝文臣的志士节操

宋朝以“靖康之变”为分水岭,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走进北宋,通过《江上渔者》来认识一位被称为“千古第一完人”的北宋名臣、济世良相范仲淹。
一首《石灰吟》吟尽明朝多少事

为什么明朝能传承270多年?因为它有好大臣替皇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今天就通过《石灰吟》看文臣于谦的故事。
清朝由盛转衰,龚自珍是“人间清醒”

龚自珍一生大部分时间在太平盛世中度过,可他没有被太平冲昏头脑,他老早就觉得清朝已经进入衰势,外强中干,要想振作就必须改革变法。
H5丨兔年开学特别策划  ↑↑
©2022 东莞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