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回望过去一年,东莞深入推进公办教育资源扩容,持续提升办学质量;大力开展中小学科学教育,服务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锻造“莞邑良师”队伍;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各项工作稳步前行,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站在新起点、把握新机遇、发挥新优势,东莞+推出2023年教育年终盘点系列报道专题,全面展现东莞迈向教育高质量发展征程上的重大成果。
构筑新高地
入选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2023年1月,东莞被立项为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战鼓擂鸣,头雁领跑。2023年,东莞以“赶考”的姿态频出实招,为建设示范区注入澎湃新动能。>>详情
培育新动能
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近日,好消息传来,东莞在全国率先实现学前融合教育乡镇(街)全覆盖。过去一年,东莞聚焦教育扩容提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集团化办学等,从顶层设计入手,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破解教育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多项难题。>>详情
激发新活力
在全省形成示范引领
2023年,东莞市教育系统围绕强基础、增优势、创示范的工作思路,推动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走深走实,推动形成一批可供复制、可供推广的成果经验。>>详情
科普教育“点亮”行动
率先推出东莞中小学科学教育二十条
2023年3月,制定了《东莞市推进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方案》,通过五大任务共20条举措,用扎实的举措全力推进全市中小学科学教育。实施以来,全市33个镇街(园区)均举行了科学教育“点亮”行动活动。>>详情
科学教育课程
开发大量科教资源
22023年,东莞编写了《中小学科学研学点手册》,实施全员全学科全方位开展科普教育。各镇街充分利用本土场馆资源,结合各自产业特色,打造各镇特色研学线路,精心研发科普研学课程,形成一镇一特色、亮点纷呈的研学工作格局。>>详情
高规格中小学科技节
莞港澳图四地教育共通共融
2023年9月26日,由东莞市教育局主办的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生科技节在东莞中学松山湖学校拉开序幕。东莞、香港、澳门、新疆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四地师生在交流中共学共研,推动教育资源共通共融。>>详情
莞邑科普赛事品牌
少年在各大平台展现青春风采
截至2023年12月上旬,东莞市组织开展了各级竞赛活动26场次,发动近14万师生广泛参与。一批又一批莞邑少年在各大赛事中展现科创风采,一个又一个科创梦想在莞邑大地生根发芽。>>详情
教育民生
改善办学环境和学位资源紧张状况
“学习好快乐!”去年9月,井祺煊同学终于入读了莞城中心小学。这得益于莞城街道为解决适龄儿童的读书问题,通过扩建、改造教室等方式增加公办学位供给。>>详情
优质教育
井祺煊们的愿望和王先生们的幸福感
井祺煊们入读公办小学,外来务工人员王先生的女儿顺利入学一年级的背后,是东莞深入推进教育扩容提质千日攻坚的成果,是妥善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东莞以实际行动回应了万千家庭对优质教育的热切期待。>>详情
教育均衡
推动东莞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在巩固学位补贴全覆盖的基础上,东莞从秋季起提升民办学位补贴标准,随迁子女入读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补贴全覆盖;同时,东莞规范提升民办学校办学质量。不断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实现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的优质均衡发展。>>详情
改扩建工程
率先完成省内办学条件达标任务
为了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东莞多所中职学校通过环境改造和内涵提升实现“蝶变”。2023年,全市中职学校办学条件达标率达80%,率先完成广东省2023年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任务。>>详情
深化产教融合
实现产业学院全覆盖
东莞通过促进企业、学校、行业协会之间的全方位合作,以及促进资源整合与共享,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形成校企良性互动,推动校企共同发展。目前,东莞共建设了35个产业学院,实现公办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全覆盖。>>详情
产教融合新模式
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联合体
结合“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城市定位,东莞支持院校联合上下游企业成立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形成集产、学、研、转、创、用六位一体的校企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平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