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1年4月22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2024年4月22日迎来3周年重要节点,在科技创新、产业集聚、城市品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一起来看看松山湖科学城的“城”长之路!











“时间见证,松湖有为”松山湖科学城“时间观”主题摄影作品展

科学的视角:1阿秒和3周年

“科学的味道”:国之重器“扎堆”,产业向“新”向“质”

“科学的春天”:在春天里,未来已来




要闻聚焦







科创之城的三年之变







3年


大科学装置集群初步成型,科创生态“雨林”加速育成







●“超级显微镜”中国散裂中子源跑出大科学装置的“加速度”、二期工程启动建设;

●阿秒科学中心揭牌、先进阿秒激光设施将于今年动工;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取得多项重大科研进展,科技成果转化“松山湖模式”育成;

●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投入使用;

●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取得新进展。










松山湖畔,

空气中“科学的味道”越来越浓。








3年


产业集聚成势,向“新”向“质”







华为“轻舟已过万重山”,鸿蒙持续进化;

●XbotPark机器人基地开园,“机器人军团”强势崛起;

●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松山湖开发者村、腾讯云(松山湖)数字经济产业基地等具有牵引性的平台启用,数字经济浪潮澎湃;
●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日益壮大,迸发产业新动能。










松山湖多元融合、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雏形初现

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3年


由园到城,城市焕新颜






松山湖万象汇、松山湖科学公园、悦榕庄等一大批高品质城市配套落地,


●松山湖未来学校、松山湖第三小学等启用,地标性建筑崛起,“烟火气”蒸腾,“产城人”融合发展再上新台阶。









城市新面貌塑造发展新优势

一座宜居宜业宜研宜创的

未来之城加速呈现。








大城初成,未来已来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松山湖科学城的“城”长之路只是开始,

在轰轰烈烈的时代进程中,

在日新月异的科创进阶中,

这座未来之城将加速

迈向科技创新的星辰大海。


©2024 东莞报业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