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东莞各镇(街)村(社区)以文化多维赋能“百千万工程”,用实际行动助力高质量发展。为了全面反映文化强市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成效,东莞日报、东莞+APP推出“文化强市领潮‘百千万’”系列报道,立足文旅体发展全局,分别从精神归属、诗意栖息、文化活力、新质空间、产业驱动等层面,立体反映文化强市赋能“百千万工程”的成效和亮点,让网友了解在文化强国和“百千万工程”中的东莞实践。
东莞去年举行的全市推进文化强市建设大会提出,力争到202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6.5%。近年来,东莞积极探索“文化+”产业融合,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也为“百千万工程”提供了强大的赋能能力,增添了一道道文化“亮色”。>>详情
东莞不断完善乡村文体基础设施,常态化开展系列文体活动,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促进乡村文化繁荣发展,让乡村更有活力与人气,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新型公共空间、体育设施、文化场馆等带来阅读新场景、运动新体验、文化新生活,赋能“百千万工程”,让优质公共文体服务不断浸润市民的美好生活,让乡村有“点”不一样,为乡村拓颜值、提气质、丰内涵,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图景。>>详情
近年来,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与文化强市建设的铿锵步伐,东莞乡村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蜕变,村舍咖啡这样的潮流空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乡村一道亮丽风景。“走,到村里喝杯咖啡”,这一简单的话语,已悄然成为新时代东莞乡村生活的新风尚,彰显着村民对高品质生活方式的追求与向往。>>详情
在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过程中,东莞充分发挥文化赋能作用,以历史文化、潮流文化、莞邑文化、生态文化等七大文化为着力点,用好青山绿水优势,大力发展“美丽经济”,将乡村的文化遗迹、特色建筑、田园风光、潮流元素等文旅IP资源进行整合与开发,积极挖掘提升乡村人文价值,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详情
随着近年来“百千万工程”的持续深入实施,越来越多的文艺家与基层文艺骨干开展合作创演,产生了许多独属于本镇(街)村(社区)题材的文艺作品,如村歌、文学作品、快板、小品等。此外,许多镇(街)村(社区)也启动了文史著作编修工程,村史馆、主题展陈列馆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系统地向人们展示、普及本地文史和现代化建设成绩。>>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