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麻涌七旬小吃摊主冯仲基:岭南糕点里的幸福味

    麻涌创客坊里,有一家售卖岭南传统糕点的小摊位并不起眼,却吸引了不少食客……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大朗退伍军人李文银:“老漂族”成了最美志愿者

    大朗退伍军人李文银:“老漂族”成了最美志愿者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维斗科技董事长钟木生:一个小马达走出一条致富路

    钟木生表示,他不但要带领全体员工们一起奔小康,更要将企业打造成百年民族电机品牌。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陈桂婵:东莞人品质需求不断提升 点燃我的品牌创业梦

    她在东莞出生长大,原本在玉兰大剧院有份稳定的工作;她家庭条件宽裕,却不甘做一个家庭主妇,毅然选择在东莞创立自己的高端精油品牌……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石碣粤菜师傅杨桂平:十余年坚持做纯正家乡菜

    其背后是他坚守做纯正的家乡菜的初心,像桂花一样把清香传递给他人,每一步都走得稳稳当当。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扶贫干部罗永辉:他“安家”揭阳 助贫困户脱贫

    扶贫4年多,罗永辉把家“安”在当地,只为了全身心帮助新丰村和村里的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 中科院云计算中心谭思敏:在松山湖,收获满满幸福感

    在东莞松山湖,中国科学院云计算中心标准化主管、标准化高级工程师谭思敏找到了科研人员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沃土”,实现人生的快速进阶,收获了满满的职业幸福感。

  • 郭润新一家三代潜心烹制水乡特色农家菜

    这里不仅是一家小餐厅,更是筑起一家三代的幸福窝,无比温情,又激情澎湃。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非遗篇 | 矮仔祥:传统+创新 玩出腊味文化新意思

    矮仔肠始创于清朝末年,已有百余年历史。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其传承人吕衬婵的带领下,这项非遗传统事业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与生机。(文、视频/全媒体记者 陈奕希 黄钧波 朱丽芳 陈穗岚 实习生 吴思灿)

  • 许玉英:从“流水线女工”到“全国劳模”的逆袭之路

    风雨兼程22年,无论在任何岗位上,许玉英始终忠于内心深处的梦想。

  • 麻涌农民画家林苏基:二十载坚持创作见证时代变迁

    20多年来,林苏基创作了200多幅绘画作品,实现了从农民到农民画家的华丽转身。

  • 袁永辉:有车却少用车,就是理想小康生活方式

    在袁永辉看来,小康的出行方式是一种主观能动性的选择,即便有车,却能以环境发展、绿色出行为出发点,选择绿色出行方式。

  • 视障工程师蔡勇斌:为互联网世界开“盲道”

    蔡勇斌用4年时间完成9年义务教育,通过读屏上网自学编程,成为全国第一批信息无障碍工程师。

  • 许水林:从“务工者”到“教育实业家”

    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从潮汕家乡来到东莞务工、创业,以敢闯敢拼的劲头,实现了从“务工者”到“教育实业家”的华丽转身。

  • 陈芳应:从清洁阿姨到英语“学霸”

    从26个英文字母认不全,到可以流利地和外国人交流,这飞跃式的改变,陈芳应只用了短短一年半的时间。

  • 何达权:风雨不改,一块银幕坚守33载

    随着时代的变迁,露天观影的人不断减少。尽管如此,何达权依然坚守着他的事业。

  • 服装设计师蒋永萍:“定制”幸福的小康生活

    想要创造更好的生活,就要敢于去拼搏。

  • 区慧:传承“非遗”太极永不止步,公益授课已逾1500人

    太极在路上,永不止步。

  • 冯涛:从“蜘蛛人”到开公司​,再到创立保洁员网约平台

    1998年,冯涛挑着两担新割的稻谷卖掉,换了35元,就这样赤手空拳,来到了东莞。

  • 李捧玉:东莞是实践梦想的最佳选择

    纵使诸多荣誉加身,李捧玉却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忙碌的节奏。

  • 石碣支教老师陈国志:组建云南省首支农民工合唱团

    近日,东莞石碣支教老师陈国志应邀跟随昭通市总工会来到卯家湾,参加9月底举办的“走进卯家湾,同唱幸福歌”晚会的策划工作。

  • 东莞市政协委员、民办幼儿园董事长黄英:让更多幼儿接受高质量有温度的教育

    16年来,因幼教事业改变人生的黄英,见证并参与了桥头幼教事业的发展,“当时桥头只有十几家幼儿园,现在翻了一倍多,有接近30家。”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长安霄边社区:从娃娃抓起,打造明星篮球队伍

    霄边社区篮球运动蓬勃兴盛,春节篮球赛有30多年历史,聘请专业教练从娃娃抓起,注重梯队建设,加大人才储备,打造了明星篮球队伍。

  • 我们的小康|中堂镇“龙船仔”万桂成:小龙舟闯出新天地

    27岁的万桂成是目前中堂最年轻的一名小龙舟制作达人。8年时间,万桂成已经累计制作了近800条小龙舟工艺品,远销全国各地。他也在一刨一削的过程中,用小龙舟闯出了自己的新天地。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杜锋:在莞成就篮球人生,积极助力脱贫攻坚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杜锋在实现个人价值之外,依旧有着更多牵挂,近年来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助力脱贫攻坚,通过赛场外的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着体育人的特别力量。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全国劳模尹利平:见证东莞不凡蜕变

    从只有中专文凭的小小打工妹,到东莞市政协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再到全国劳动模范,尹利平的不凡故事正是东莞这座城市蝶变的最好注解。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陶立平:当年做电焊,如今擅艾灸

    从国企的电焊工,到美容业的打工妹,再到女老板,她凭着骨子里不服输的劲、善于学习技能的双手,以及敏锐的商业触角和对东莞这座城市的热爱,最终让事业在东莞扎根并茁壮成长。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岳爱华:帮助更多员工圆“安居乐业梦”

    “我很幸运,遇上一个好时代,来到一座充满希望的城市。”岳爱华希望,把企业做得更好,帮助更多员工圆梦。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钟瑞华:从矿工到企业老板,又走上公益之路

    “能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脱离困境,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内心富足,这就是我的小康生活。”钟瑞华如是说。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老天爷有脾气,吉叔有锦囊妙计

    多年来,吉叔一直致力于推动东莞荔枝产业高质量发展。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模具设计师邓焕球:从事模具行业13载,磨出人生精彩“刻度”

    邓焕球在一个平凡的岗位,凭借着刻苦钻研的韧性,用一手“绝活”,将模具加工的精度,变成了人生的精彩“刻度”。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东莞社工:以平凡拥抱伟大,用奉献温暖社会

    关爱空巢老人、困境儿童帮扶、特殊儿童服务等各种领域,都能见到东莞社工们把社会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的身影。

  • 长安老年人歌友团胡俊魄:老有所依 老有所乐 老有所用 这就是我的小康生活

    近20年前,她是国营企业总经理,湖北省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后来,她来到长安,爱上了这座欣欣向荣的南方小镇。在长安,胡俊魄开影吧开酒吧、办工厂企业。她变卖老家房产,把户口从武汉迁到长安。

  • 陈桂婵:东莞品质需求燃起品牌创业梦

    多人初次见到陈桂婵,都会被她身上的某种特别的气质所感染。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萧劲松:都市渔夫,让鱼儿“游”上电商平台

    十几年如一日,专注笋壳鱼养殖的萧劲松,是东莞市松湖水产品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韦金香:默默扫街17载,扮靓东莞风景线

    刚刚获评2019年“中国好人”的韦金香,希望自己能够再年轻5岁,为这座城市多做点实事。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横沥粤菜师傅叶琪高:“小厨师”从业30年 记录80万字烹饪笔记

    上午八点,叶琪高来到横沥牛庄,开始他连轴转的一天。

  • 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香进光:“抱团”种地带富村民

    一晃6年过去,合作社从起初年营业额10万元到2019年突破360万元,带动了173户合作农户增收,优质农产品还得到消费者的“追捧”,小小合作社成就了“小康梦”。

  • 盲人按摩店老板鲁云:18年前只身来莞打拼创业 现在买房安家一样没落下

    总有人不时抱怨生活的艰难,对未来的迷茫。而有人手持一副不完美的牌,但从不认命,躬身入局,还打出了精彩的人生。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和乐电子方虎:做强自主品牌,陕西小伙的东莞小康路

    6年里,和乐电子伴随着东莞外贸产业和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而成功蝶变,带动着每一位参与者实现梦想,走向未来。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方和春:回到东莞就像回到家一样舒服

    带领着公司员工,共同向小康生活迈进。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钟叶枝:为家乡手信代言,让更多人了解麻涌、喜欢麻涌

    钟叶枝的人生选择和改变,缘于华阳湖蝶变背后的生态环境改善:“从人人掩着鼻子逃离的黑臭龙须沟,变成大家慕名而来的景区。”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唐沛文:从粤剧新苗到粤剧传承人

    唐沛文说,希望能够培养更多的好苗子,进一步擦亮东莞“粤剧之乡”这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从工厂保安到高企董事 黄来云走出漂亮的“奋斗轨迹”

    “特别感谢我所在的东莞,这座城市充满机遇,引领着我向前。”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滴滴司机:在平凡的岗位上觅幸福 在城市的肌理中传递爱

    他们是滴滴司机,坚持着每天满怀善意地运送每一位乘客,传递幸福传递爱。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赵后美:从塔吊司机到新三板企业负责人

    二十余载,他用自己的勤勉与智慧,从一名塔吊司机到企业负责人,最终带领公司走向新三板。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卓劲松:逐梦激光,共享小康

    作为大族粤铭执行董事兼总经理,卓劲松带领着公司员工,筑梦激光行业,共同向小康生活迈进。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伦浩宇:“玩”出自己的甜品事业

    从小学时喜欢上烹饪西点开始,伦浩宇心里就种下了“不走寻常路”的种子,它有别于东莞长辈们传统印象中安稳工作、理想生活的模板。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麒麟合创:逾10年力推南社古村乡村振兴

    麒麟合创“落户”南社,参与和见证了南社古村的乡村振兴。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唐先兰:他乡即故乡,二孩宝妈向幸福出发

    幸福感和归属感,让唐先兰家庭真真切切地融入进东莞这座城市。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技术狂”邓桂超:让创新走在产品的前面

    2017年底,邓桂超从深圳来到东莞,创办了易利特,从事可再生能源储能解决方案和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研发、生产和销售。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何智辉:在虎门这块文化沃土中扎根成长 薪火相传

    在虎门群艺届,提起何智辉,无人不晓。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赖澂筠: 在小岛上耕耘梦想

    幸福的味道是什么?或许,在石碣镇的檀香岛能找到答案。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何洪桂:奋力追逐锦鲤梦,风雨之后见彩虹

    何洪桂在家乡创办锦鲤养殖场,投入过创业的热情,也经历过失败的挫折,但他不忘初心,执着于这项“磨人”的事业,带动农户致富,终于迎来了“艳阳天”。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王灿基:蹲着走路,一样活出精彩人生

    今年7月,市残联通过全市征集与遴选,选出10位我市残疾人群体中的优秀代表成立东莞市残疾人励志报告团,王灿基便是其中之一。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服装设计师熊敬燕:做有爱有温度的定制服装

    她说她要做有爱有温度的定制服装,这不是生意而是自己的事业,在这个过程中,她要让更多人一起感受爱、传递爱,一起成就精神和物质同步成长,一起走向理想的小康生活。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李实:从保安到跨国集团市场总监再到老板 “傻鸟”更能翱翔天空

    十几年间,在李实的带领下,盟大平台上的会员企业实现了财富自由,奔向了小康生活。李实做对了什么?为什么是李实?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厚街“村宴夫妇”从业40年,联手“烹”出好日子

    孙国和与方丽云因餐饮结缘成为夫妻,从事该行业已有40年。在40年的时间里,随着国家越来越富强,勤劳的他们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 果农蔡利荣:经营“观音绿” 生活起巨变

    今年53岁的蔡利荣,是土生土长的樟木头金河社区沙元村村民,是社区种植“观音绿”的大户。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公益人盘成芬:让爱和书香陪伴外来工子女成长

    盘成芬一直在与“文化生活”相关的公益路上蹒跚前行,让周围的孩子有爱相随,有书香相伴。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何丽章:新型职业农民打造现实版“开心农场”

    生在农田,扎根在农田,以农为乐,是章姨人生的真实写照。如今,章姨以种植为乐,“已卜耕锄乐趣深”已映入她心扉。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雷杰玉:从加工贸易切换到跨境电商 打工妹蜕变“新外贸企业家”

    他们被称为“打工仔”“打工妹”,他们的子女留守家乡,教育跟不上,不少人又走上了打工路。这种“代际循环”的困境,究竟如何打破?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扶贫女书记雷建云带领全村摘穷帽

    雷建云说,她将继续开展“微心愿”活动,用一支笔、一个铅笔盒、一副球拍搭起贫困地区儿童们的希望之桥。

  •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90后退役军人:把果园“玩”出新花样

    两个年轻人一手打造了佛灵家庭农场,把果园“玩”出新花样,走出了一条越来越宽广的创业路。